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怀泐潭山月禅师》
《寄怀泐潭山月禅师》全文
宋 / 释契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闻道安禅处,深萝杳隔溪。

清猿定中发,幽鸟坐边栖。

云影朝晡别,山峰远近齐。

不知谁问法,雪夜立江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安禅(ān chán)的意思:安心宁静地修禅修行。

朝晡(cháo bū)的意思:指早晨的时候。

道安(dào ān)的意思:指道路平坦安稳,没有障碍和困扰。

江西(jiāng xī)的意思:指人们对江西省的称呼,也可用来指代江西的地理位置或特点。

山峰(shān fēng)的意思:指最高的山峰,比喻最高的地位或最高的成就。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问法(wèn fǎ)的意思:询问的方式或方法。

杳隔(yǎo gé)的意思:形容距离遥远,难以见面或联系。

远近(yuǎn jìn)的意思:指距离远近,泛指任何地点、范围、时间的远近。

云影(yún yǐng)的意思:指云彩在日光照射下的阴影,比喻事物的表面现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泐潭山月禅师修行之地的静谧与深邃。首句“闻道安禅处”,点明了禅师修行之所,隐于深林之中,远离尘嚣。接着“深萝杳隔溪”一句,通过深密的藤萝与溪流的阻隔,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遥远。

“清猿定中发,幽鸟坐边栖。”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生灵在禅师修行之境中的和谐共存。猿猴在静定之中发出清脆的啼声,鸟儿则静静地栖息在四周,仿佛也被这份宁静所感染。

“云影朝晡别,山峰远近齐。”云影随时间更迭而变化,朝夕之间,山峰虽远近不一,却呈现出整齐的轮廓,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幻,也暗示了禅师修行的专注与内心的平和。

最后,“不知谁问法,雪夜立江西。”这一句表达了对禅师智慧与修为的敬仰之情。在雪夜中独立,似乎在等待着寻求智慧之人,体现了禅师不仅自我修行,也愿意以自己的智慧启迪他人,传播佛法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泐潭山月禅师修行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其精神境界的深刻感悟,展现了宋代佛教文化中修行者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同时也传达了对禅宗智慧的崇敬与向往。

作者介绍

释契嵩
朝代:宋

契嵩(一○○七~一○七二),字仲灵,自号潜子,欲姓李,藤州镡津(今广西藤县)人。七岁出家,十四受具足戒,十九游方天下。仁宗庆历间居钱塘,嘉祐六年(一○六一)入京,献所著《禅宗定祖图》、《传法正宗记》,诏付传法院,并赐号明教。神宗熙宁五年六月卒于杭州灵隐寺,年六十六。有《嘉祐集》、《治平集》凡百馀卷。今存《镡津文集》二十二卷,其中诗二卷。
猜你喜欢

塞垣春·其一长夏无聊,午睡梦见洗象,起闻黄鹂在柳上鸣,率成此解

净扫池边地。小雨过、斜阳至。

调冰雪藕,洗桐浇竹,多少幽事。

甚无情、碧树新蝉起。侧耳处,琴声细。

问冠緌、为何物,暑中真合抛弃。

潇洒北窗人,羲皇上、一种高致。

梦到玉河阴,看香象争洗。

苦将人、好梦啼破,浑不解、柳边双莺意。

笑谢夏畦客,乃公今倦矣。

(0)

东风第一枝

露引纤萝,风掀翠叶,莲中菂薏刚似。

是谁百炼成霜,爱渠一柔绕指。

心冰肠铁,有宋相、吟梅佳致。

甚琼蘤、六出中间,更簇玉鳞纤细。

刚一寸、绿苞含绮。经几日、粉英添媚。

众香国里铮铮,扫空素馨茉莉。

花开不落,即此是、长生君子。

待晚凉、竹榻横安,伴取赵家如意。

(0)

思佳客.纳凉

出浴轻容隐雪光。双头茉莉玉钗旁。

修眉已入横烟谱,润脸羞添拜月妆。

藤角枕,竹方床。柳丝摇曳水风凉。

冰肌玉骨清无汗,消受池荷自在香。

(0)

卓牌儿

垂杨恁萧疏,凭点逗、纱窗晚雨。

短短画烛,独凝昨泪,温温芳褥,已销前暑。

西楼雁来时,兼月里、秋砧几杵。

青桂暗减香风,露棠又湿凉红,总无情绪。

去年赁庑,依玉水、芙蓉双鹭。旧京何处。

嗟丝鬓如许。薄病文园,秋风客、忍换秦筝雁柱。

凝伫。渺万重燕树。

(0)

唐多令.代人寄外

绣幕水沈烟。檀槽独茧弦。又西风、疏柳残蝉。

一纸平安难得到,容易到,早秋天。掐遍玉连环。

藁砧山上山。好姻缘、暗卜金钱。

万水千山容易到,难得到,谢郎边。

(0)

红窗睡

油碧窗扉纱似雾。刚觑见、远山颦处。

晓来饶舌憎鹦鹉。道夫人薄怒。晚岁萧郎依佛火。

早打点、心经一卷,授伊蛮素。

桃花生子,可小名法护。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