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红豆村庄怀古·其一》
《红豆村庄怀古·其一》全文
清 / 王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八帙(bā zhì)的意思:形容事物数量多、琳琅满目。

抱愧(bào kuì)的意思:感到惭愧、自愧不如。

别业(bié yè)的意思:指放弃自己的职业、事业,转行从事其他行业或事业。

不及(bù jí)的意思:不如;不及格;不及时

东皋(dōng gāo)的意思:指人的志向高远,有远大抱负。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芙蓉(fú róng)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貌美。

红豆(hóng dòu)的意思:指美好的爱情或者纯洁的感情。

后凋(hòu diāo)的意思: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达到巅峰后开始衰落。

开筵(kāi yán)的意思:举办宴会或盛大的宴会

离恨(lí hèn)的意思:离别时的悲伤和痛苦之情

那堪(nà kān)的意思:指难以承受或忍受某种情况或痛苦。

南国(nán guó)的意思:指中国南方地区,也可用来形容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地方。

尚书(shàng shū)的意思:指古代官职,掌管文书、文件的官员,也泛指书籍、文书。

生成(shēng chéng)的意思:

◎ 生成 shēngchéng
(1) [form;produce]∶产生形成
石油的生成要经历漫长的岁月
(2) [be born (gifted) with]∶生来就如此
他生成讨人喜欢
(3) [bear and rear]∶抚养
父母生成大恩

手植(shǒu zhí)的意思:手动种植,比喻亲手创建或培植。

书台(shū tái)的意思:指的是专门用来放置书籍的桌子或架子。也用来形容读书勤奋、博览群书的人。

岁寒(suì hán)的意思:岁寒指的是寒冷的冬天。在冬季,寒冷的天气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和困苦。

台榭(tái xiè)的意思:指高大华丽的楼阁或宫殿。

相思(xiāng sī)的意思:相互思念、思念对方的心情。

旭日(xù rì)的意思:旭日指旭日东升,形容日出时太阳初升,光辉耀眼。引申为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新时代的到来。

杨柳(yáng liǔ)的意思:杨柳是指杨树和柳树,用来形容柔软、婉约的女子。

鉴赏

此诗《红豆村庄怀古(其一)》由清代诗人王伊所作,描绘了一幅古往今来的历史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时光流转中的情感与景致。

首联“尚书台榭溯遗踪,红豆生成旭日浓”,以尚书台榭的遗迹为引,将读者带入一个古老而充满故事的场景之中。红豆在晨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浓烈,不仅渲染了环境的氛围,也暗喻着历史的深厚与情感的炽热。

颔联“八帙开筵舞杨柳,一江别业托芙蓉”,进一步展开画面。八帙之宴上,杨柳轻舞,象征着欢聚的喜悦与生命的活力;而一江之畔,别业中芙蓉盛开,仿佛是远离尘嚣的宁静与美好。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生活的多样性和情感的丰富性。

颈联“那堪南国添离恨,若对东皋抱愧容”,转折处情感深沉。南国的离愁别恨难以承受,面对东皋,内心充满了愧疚。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岁月中离散与遗憾的感慨,以及对于未能尽善尽美的自我反思。

尾联“手植相思多少树,岁寒不及后凋松”收束全诗,以相思树和不凋之松为喻,寄托了诗人对永恒情感的向往与对坚韧品质的赞美。相思树虽多,却无法与岁寒之松相比,暗示了情感的脆弱与自然界的顽强,同时也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自然、人生以及情感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憧憬,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伊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樵妇词·其三

褓中儿女鹧鸪衣,藤笠团团月一围。

解唱徭歌偏不唱,恐惊花里郁鸡飞。

(0)

秋日自广至韶江行有作·其三十一

崖光石滑总篙痕,撑起熊罴百丈蹲。

斗大龙蛇题不得,墨濡头发向天门。

(0)

秋日自广至韶江行有作·其八

清江白石厌相看,葭菼风多已早寒。

吹起涟漪身湿尽,不如滩上鹭鹚乾。

(0)

哭华姜一百首·其六十二

秋风吹叶满空闺,不见盘中苏氏妻。

黄口小儿怜失乳,夜深犹向玉棺啼。

(0)

将往琼南口占别司香者·其五

多栽香子傍芙蓉,家有香田即素封。

欲向东官金桔岭,尽将妻子作香农。

(0)

后高凉曲·其二

父子捐身百战时,魂随少帝入天池。

潘州忠烈推潘氏,一片莓苔蚀旧碑。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