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别是(bié shì)的意思:表示不同于寻常、与众不同。
茶毗(chá pí)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状态或状况无法挽回或无法恢复。
长夜(cháng yè)的意思:指夜晚时间长,寓意困难、艰苦、煎熬的时刻。
浮休(fú xiū)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轻浮、不专心或不踏实。
规模(guī mó)的意思:规模指事物的大小、程度或范围。
裹尸(guǒ shī)的意思:指死者被裹在布中安葬。
伎俩(jì liǎng)的意思:指用巧妙的手段或策略来达到目的的技巧或手法。
金乌(jīn wū)的意思:指太阳。
马革(mǎ gé)的意思:指忠诚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
彭祖(péng zǔ)的意思:指长寿、长命百岁的人。
如斯(rú sī)的意思:如此,这样
仙伎(xiān jì)的意思:指仙人的技艺或表演,形容技艺高超、出类拔萃。
一隅(yī yú)的意思:指一个小角落或一个狭小的空间。
豫图(yù tú)的意思:指预先策划或准备好的计划、图谋。
羽化(yǔ huà)的意思:指鸟类蛹化为成鸟,比喻人经过苦难后获得新生。
丈夫(zhàng fū)的意思:指已婚男子,也可用来泛指男性配偶。
浅丈夫(qiǎn zhàng fū)的意思:指丈夫浅薄无知,不够成熟稳重。
裹尸马革(guǒ shī mǎ gé)的意思:指为了报国而死,将自己的尸体用马皮裹起来,以示坚贞不屈,不畏牺牲。
- 翻译
- 如此这般,谁能避免漫长的黑夜笼罩太阳。
英勇捐躯战场,实为真正的英雄行为。
羽化成仙的愿望难以实现,唯有佛法能提供解脱之道。
即使是长寿如彭祖,最终也难逃此劫,无人愿意沉迷于虚无的享乐之中。
- 注释
- 如斯:如此这般。
举一隅:举例说明。
长夜:漫长的黑夜。
閟:遮蔽。
金乌:太阳。
裹尸马革:英勇捐躯。
真:真正。
丈夫:英雄。
羽化:羽化成仙。
仙伎俩:成仙的方法。
茶毗:佛教中的火葬。
佛规模:佛法的解脱之道。
彭祖:传说中的长寿人。
终须尔:最终难免。
匪悟:不理解,不愿。
浮休:虚无的享乐。
豫图:预先计划,预谋。
- 鉴赏
这是一首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作品,属于次韵体,意在追和范石湖(即范成大)所创之韵。全诗采用了丰富的比喻与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的悲观情怀及其对生命、死亡及精神超脱的思考。
首句“□□如斯举一隅”中,“如斯”二字常用以形容事物之奇特或难得,而“举一隅”则暗示着要表达的是某种深邃而独到的见解。然而,前两字缺失,使得句意不全,需要结合上下文来揣测其完整含义。
接着的“谁非长夜閟金乌”中,“金乌”乃是古代象征太阳之神鸟,因此这句话是在探讨时间与生命的消逝。诗人通过对比日月运行和生命如同夜晚一般短暂,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裹尸马革真□□”一句中,“裹尸”指的是将尸体包裹起来,“马革”则是用皮革制成的物品,这句话可能在比喻某种形式的掩盖或保护,但具体内容因缺字而不明。
“□□□山浅丈夫”这句中,“丈夫”通常指的是有志气、有才能的人,而“浅”则意味着简单或平凡。因此,诗人此处可能是在表达对某类人物的看法,或是通过自然景观来反映人的境遇。
“羽化苦无仙伎俩”一句中,“羽化”意指修炼成仙,脱离尘世,而“仙伎俩”则是一种修道的工具或方法。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于成仙之难的感慨,以及对现实世界与精神追求之间矛盾的认识。
“茶毗别是佛规模”这句中,“茶毗”可能指的是某种形式上的区分或者礼仪,而“佛规模”则是在谈论佛教的规矩或法则。诗人此处似乎在探讨不同信仰体系之间的差异与对立。
最后两句“□□彭祖终须尔,匪悟浮休肯豫图”中,“彭祖”可能是一种古代的器物或者事物,而“匪悟”则意味着不理解或不能领会。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于某些事物无法完全把握其深意的无奈,以及对未来不可预测性的担忧。
整首诗充满了哲理与象征,透露出诗人的悲观世界观以及对生命、死亡与精神超脱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曹民部藏何太守山水障歌
苍烟横晚江,江树不可辨。
远山虢国眉,近山鬒不变。
谁将元气夜半翻,凌乱少陵好东绢。
幽人绝流一苇航,应恨可人不相见。
千村万落路不通,恐有闭门忘世翁。
孔明渐老安石卧,谁为苍生起卧龙。
须臾云树开苍茫,始识九疑分潇湘。
良工出自何水部,妙思已落陈思王。
陈思王,今葛谢,袖中翛翛有造化。
萧斋晏坐对图画,时发云霖润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