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大资节使史国公·其二》
《挽大资节使史国公·其二》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早袖经纶手,传之柱石材

无心到孤棘,有德三槐

五鼎方身飨,两楹梦回

百年流泽远,衮衮公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公台(gōng tái)的意思:指人们公开谈论、批评一个人或一件事情的言论或行动。

衮衮(gǔn gǔn)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有威严。

经纶(jīng lún)的意思:指治理国家或组织的才智和智慧。

两楹(liǎng yíng)的意思:两根柱子。比喻事物的根基或支撑。

流泽(liú zé)的意思:指水流的润泽之意,比喻善行、善事给人带来的好处或利益。

梦回(mèng huí)的意思:指梦境中回到过去,回忆往事。

年流(nián liú)的意思:年流是指时间的流逝,年复一年的变化。

三槐(sān huái)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智慧和才能出众,超过了一般人的水平。

石材(shí cái)的意思:石材是指用于建筑、雕刻等用途的石头。

五鼎(wǔ dǐng)的意思:五大鼎立,指五个强大的势力共存。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有德(yǒu dé)的意思:有道德品质或有良好的品行。

柱石(zhù shí)的意思:比喻起支撑作用的重要人或事物。

经纶手(jīng lún shǒu)的意思:指具有处理事务、安排计划的能力和才智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挽大资节使史国公(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李曾伯对史国公的敬仰和怀念之情溢于言表。

“早袖经纶手”一句,描绘了诗人在清晨时分拾起衣袖,手持缰绳,准备出行的情景。这里的“经纶手”指的是驾驭马匹的手,这是一个充满力量和掌控感的画面。

紧接着,“传之柱石材”则透露出诗人将这份力量与坚定传递给坚固不移的物象——柱石。这两句共同构建了一种坚毅不屈、力挽千钧的情绪。

“无心到孤棘,有德付三槐”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转折。诗人似乎在表明,即便是无心之举,也会遇上那些孤独的荆棘,而有德行的人则能将美德传递给后世,就如同三株槐树般坚韧生长。

“五鼎方身飨,两楹俄梦回”一句,通过对鼎(古代炊煮食物的器具)和楹(门框)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回到安宁之地的情景。这里的“五鼎方身飨”象征着某种完美无瑕,而“两楹俄梦回”则让人联想到诗人可能在梦中回到了一个平静的时空。

最后,“百年流泽远,衮衮几公台”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的流传与记忆的深切感慨。这里“百年流泽远”意味着美好的德行和事迹能够流传千古,而“衮衮几公台”则是对那些高贵品格之人的赞颂,宛如星辰点点,永恒闪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史国公不仅有敬意,更有深切怀念的情愫。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续长恨歌七首·其二

紫薇金屋闭春阳,石竹山花却自芳。

莫道故情无觅处,领巾犹有隔生香。

(0)

寄题郫县蘧仙观四楠

沉犀浦上旧仙踪,老木长春翠扫空。

敢请丹光来万里,为扶云峤驾飞鸿。

(0)

胭脂井三首·其三

腰支旅拒更神游,桃叶山前水自流。

三十六书都莫恨,烦将歌舞过扬州。

(0)

春日三首·其三

双鲤无书直万金,画桥新绿一篙深。

青蘋白芷皆愁思,不独江枫动客心。

(0)

枕上有感

窗明似月晓光新,被煖如薰睡息匀。

冲雨贩夫墙外过,故应嗤我是何人。

(0)

定兴

新城迁次少人烟,桑柘中间井径寒。

亦有染人来卖缬,淡红深碧挂长竿。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