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外舅刘西翰先生二首·其一》
《哭外舅刘西翰先生二首·其一》全文
清 / 陈学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西台恸哭沾巾百结麻衣一身

地北天朝骨肉,魂来梦往傍君亲

孔融收系完卵,张俭流亡故人

支遁峰前聊寄迹此生长作宋遗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结(bǎi jié)的意思:形容事情纷繁复杂,难以解决。

此生(cǐ shēng)的意思:指一生、一世、终身。表示此生的时间范围,强调某种情感或决心将会贯穿整个人生。

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骨肉(gǔ ròu)的意思:指亲属关系,比喻亲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寄迹(jì jì)的意思:离开原处,暂时栖身于别处。

君亲(jūn qīn)的意思:指君主和亲属之间的关系,表示亲近而尊贵的关系。

孔融(kǒng róng)的意思:指人才出众、聪明才智过人。

流亡(liú wáng)的意思:指因政治原因、战争、迫害等而被迫离开家乡或国家,流亡他乡的现象。

麻衣(má yī)的意思:麻布衣服,比喻贫穷、朴素的生活。

生长(shēng zhǎng)的意思:指事物的生命力或发展状况逐渐增长。

收系(shōu xì)的意思:指收拾、整理、安排事物的次序。

天朝(tiān cháo)的意思:指中国古代帝王的统治下的国家,也指中国。

恸哭(tòng kū)的意思:痛苦地大声哭泣

完卵(wán luǎn)的意思:形容完全失败或毫无价值。

西台(xī tái)的意思:指在西方地区的官府或政府机构。

一身(yī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具备了多种特质或才能。

沾巾(zhān jīn)的意思:指被牵连或染上不好的事物。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陈学洙为悼念外舅刘西翰先生所作的《哭外舅刘西翰先生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缅怀之情。

首句“西台恸哭血沾巾”,以“西台”点明地点,暗示了刘西翰先生的离世给诗人带来了巨大的悲痛,以至于泪水沾湿了衣襟。接着,“百结麻衣剩一身”描绘了诗人穿着麻衣,象征着丧亲之痛,只剩下孤身一人面对生活的凄凉景象。

“地北天朝抛骨肉,魂来梦往傍君亲。”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与逝者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即使在生与死的两极,诗人的心灵依然与逝者相连,无论是现实还是梦境中,都渴望能陪伴在亲人身边,表达出对逝者的不舍和怀念。

“孔融收系无完卵,张俭流亡少故人。”这里借用历史典故,将刘西翰先生与孔融、张俭相提并论,暗示了刘先生在世时可能遭遇的困境或不公,同时也表达了对刘先生品格的敬仰与怀念。

最后,“支遁峰前聊寄迹,此生长作宋遗民。”诗人以支遁峰为寄托之地,表达了自己愿意追随逝者,长眠于此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可能在某种意义上与古代的宋朝遗民有着相似的心境,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依恋与怀念。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历史典故的运用,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哀悼之情,以及对生死离别的感慨。

作者介绍

陈学洙
朝代:清

(1638—1719)清江苏长洲人,字左原。康熙二十三年举人。性情笃厚,守节操极严。工诗文,其古诗古朴深秀,近体意致淡荡。有《西田诗集》、《响山夕集》。
猜你喜欢

襄阳怀古

孔明高卧处,庞统旧居时。

遇主龙方起,逢辰骥莫追。

(0)

壬寅正月幼子黄岩尉任将满予与家众先归幼子独留官舍三月作诗八句寄之

三年随汝作初官,父子同知涉世难。

饕禄粗欣便老懒,还家仍虑厄饥寒。

生来赋分皆前定,天下何时得举安。

慈孝睽离怀问膳,试凭双鲤祝加餐。

(0)

天公属月为眼睛,晓夜不息天中行。

痴人习见圆复缺,谓此眼睛非长明。

渠思一照千古白,奚分朔望阴与晴。

彼昏病痴苦营营,以月视之蝇在罂。

(0)

渡辽

身隔辽东渡,心怀冀北群。

会归苏属国,却忆范将军。

风陈横秋雁,雷声吼夜蚊。

方言莫相笑,唐梵本殊分。

(0)

玉糁羊歌

华阳洞口玉糁羊,世人传得神人方。

雪团入口桂椒香,能令老者寿而康。

瑶池玉佩正丁当,箬包聊荐九霞觞。

世言神仙不鲜食,初平山中果何物。

桃源更有避秦人,割鸡为黍迎来宾。

(0)

二月二日东屯感怀

春波渺渺柳依依,芳草侵街蛱蝶飞。

万景横陈空物是,一区幽僻念人非。

沉悲逝者去不返,自挽已而今曷归。

回首鹡鸰原上路,感怀赢得泪沾衣。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