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散,宣诛凌。景诛俭,文诛诞。
广陵散,晋室昌,魏室亡。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常道(cháng dào)的意思:指常理、常情所应当遵循的道理或方法。
大宫(dà gōng)的意思:指宫殿宏大、气势磅礴。
荡覆(dàng fù)的意思:指摇摆不定,动荡不安。
飞鸟(fēi niǎo)的意思:比喻人才或者有才华的人离开原来的环境,迅速成长或者取得成功。
宫声(gōng shēng)的意思:指宫殿中传来的声音,比喻权势显赫、声势浩大。
广陵(guǎng líng)的意思:泛指广阔的地方,也指繁华的城市。
国音(guó yīn)的意思:指官方规定的标准音,也指国家的语音标准。
强臣(qiáng chén)的意思:指具有强大才能和威望的重要官员。
三自(sān zì)的意思:指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教育。
商声(shāng shēng)的意思:商家的声誉和名声
天禄(tiān lù)的意思:指天赋的才能和福祉。
王室(wáng shì)的意思:指皇室、王族,也泛指统治者或权贵阶层。
亡国(wáng guó)的意思:指国家灭亡或国家面临灭亡的危险。
乡公(xiāng gōng)的意思:指在乡村中担任公职的官员。
夷戮(yí lù)的意思:指残忍杀戮、屠杀,特指大规模的屠杀行为。
义师(yì shī)的意思:义师指的是具有高尚道德品质、为人师表的人。
仲达(zhòng dá)的意思:指人品高尚、品德纯正。
专命(zhuān mìng)的意思:专命指专门派遣某人执行特殊任务,也可指专门命令某人去做某件事情。
自广(zì guǎng)的意思:指自己的志向广大,胸怀宽广,不拘小节。
广陵散(guǎng líng sàn)的意思:指离散、分散的状态或情况。
这首诗《广陵散》由宋代诗人张方平所作,通过描绘历史事件与音乐艺术的结合,展现了深刻的历史反思与情感表达。
诗中以“广陵散”这一著名的古琴曲为引子,借以抒发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开篇即点明“妙哉嵇公其旨深”,赞美嵇康创作的《广陵散》深意非凡,却暗含“谁知此是亡国音”的疑问,暗示音乐背后隐藏着国家衰败的命运。接着,诗人通过“商声慢大宫声微”描绘音乐旋律的变化,象征着权力的转移与王室地位的下降,进一步揭示了历史中的权力斗争与王朝更迭。
随后,诗人列举了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如司马懿(“我闻仲达窥天禄”)、曹爽(“人见飞鸟在晋屋”)、何晏(“子元废芳昭杀髦”)等,以及相关的政治斗争,如曹髦被废、曹髦之死等,这些事件都与《广陵散》的创作背景紧密相关,反映了当时复杂的政治局势。
最后,诗人提到“义师三自广陵起,功皆不成竟夷戮”,指出了在广陵地区三次起义虽有正义之名,但最终都未能成功,导致起义者遭受残酷的镇压。这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也是对命运无常、英雄末路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音乐与历史的交织,不仅展现了《广陵散》的艺术魅力,也深刻地反映了历史的悲剧性和人性的复杂性,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历史反思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