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麻(bái má)的意思:指人的脸色苍白无血色。
暴徵(bào zhēng)的意思:指出现突然的迹象或征兆,预示着即将发生的事情。
薄田(bó tián)的意思:指土地贫瘠、不肥沃的田地。
恻隐(cè yǐn)的意思:指对别人的痛苦和困苦感同身受,产生同情之心。
豺狼(chái láng)的意思:指凶狠残忍的人或势力。
长吏(zhǎng lì)的意思:指在政府中担任高级职务的官员。
徵求(zhēng qiú)的意思:徵求指的是寻求、请求或索求。表示向他人寻求帮助、意见、建议或物品等。
德音(dé yīn)的意思:德音是指以德为准则,言行正直,诚实守信的声音。
杜陵(dù líng)的意思:指人在异乡思念家乡的情感。
风起(fēng qǐ)的意思:指风开始刮起来,也比喻事情开始发生或情况开始变化。
钩爪(gōu zhǎo)的意思:指用钩子或爪子抓住物体的动作或姿态。
官租(guān zū)的意思:指官员收取的贿赂或者官员的薪俸。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禾穗(hé suì)的意思:禾穗是指稻谷、麦子等农作物的结实部分,也比喻人们勤奋努力后获得的丰硕成果。
皇帝(huáng dì)的意思:指一代人中最杰出、最受尊崇的人物。
今年(jīn nián)的意思:指当前这一年,即指现在或最近的一年。
京畿(jīng jī)的意思:指疆域辽阔的地方。
九月(jiǔ yuè)的意思:九月是农历的第九个月,意味着秋季的开始。在成语中,九月常常表示事物的成熟、收获和转折。
九家(jiǔ jiā)的意思:指多方面、各方面。
锯牙(jù yá)的意思:比喻人言辞犀利,善于辩论。
蠲免(juān miǎn)的意思:蠲免是一个动词成语,指减免、免除。用于表示减轻或取消某种负担、责任或惩罚。
考课(kǎo kè)的意思:指以课程为基础的考试。
里胥(lǐ xū)的意思:指人在某种情况下面临危险,临危不惧,勇敢地站出来。
陵居(líng jū)的意思:指人去世后的安息之处,也泛指墓地、坟墓。
麻纸(má zhǐ)的意思:指文字简单粗糙,不够工整的书写。
麦苗(mài miáo)的意思:指年幼的儿童或幼苗。
明知(míng zhī)的意思:明明知道,明明清楚。
明年(míng nián)的意思:明年指的是下一年,即即将到来的年份。
纳官(nà guān)的意思:接纳官员,指被任命为官或录用为官员。
青乾(qīng qián)的意思:指年轻人勤奋努力,有朝气和活力。
日里(rì lǐ)的意思:日里指白天、白日,与夜晚相对。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上书(shàng shū)的意思:上书是一个动词成语,指的是将文字写在书籍、文件等物品上面。
身上(shēn shàng)的意思:指某人或物体的表面或外部。
申破(shēn pò)的意思:指透露、揭露秘密或真相。
食人(shí rén)的意思:吃人肉,指残忍凶恶的行为。
十家(shí jiā)的意思:指众多势力、派别、团体等并存的局面或现象。
霜秋(shuāng qiū)的意思:指秋季初霜降临的时候。
我身(wǒ shēn)的意思:指自己的身体或个人
乡村(xiāng cūn)的意思:指农村地区,与城市相对。
虚受(xū shòu)的意思:指受到了虚假的恩惠或表面的关心,实际上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帮助或利益。
衣食(yī shí)的意思:指衣服和食物,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
一顷(yī qǐng)的意思:一顷是指面积为一百亩的田地,也可以用来比喻一个人的能力或财富。
隐知(yǐn zhī)的意思:指隐藏的知识、秘密或内情。
知人(zhī rén)的意思:了解人的性格和能力,并恰当地安排工作或职位。
租税(zū shuì)的意思:指国家对人民征收的租税。
昨日(zuó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时间,即昨天。
白麻纸(bái má zhǐ)的意思:指没有内容或价值的空白纸张,比喻没有实际意义或价值的言行。
杜陵叟(dù líng sǒu)的意思:杜陵叟指杜牧,意为杜牧老人。用来形容年老而精神矍铄的样子。
钩爪锯牙(gōu zhǎo jù yá)的意思:形容事物的形状或样子非常锋利、尖利。
急敛暴徵(jí liǎn bào zhēng)的意思:指急需钱财,采取极端手段强行征收。
- 注释
- 杜陵叟:杜陵的老农人。
薄田:贫瘠的土地。
无雨旱风起:长时间无雨且刮大风。
不秀:麦苗不开花,无法正常生长。
九月降霜秋早寒:九月就下霜,秋天来得早,天气寒冷。
急敛暴徵:急迫征收赋税。
考课:考核官员政绩。
典桑卖地:典当桑树,卖地,指变卖家产。
里胥:古代乡里的管理人员。
尺牒:公文,文书。
榜乡村:在乡村张贴公告。
蠲免:减免。
- 翻译
- 杜陵的老农人,住在杜陵,每年种些薄田一亩多。
三月无雨刮大风,麦苗不开花大多枯黄死去。
九月降霜天气早冷,稻谷还未成熟就已干枯。
官员明知实情却不申明减免,却急迫征收苛捐杂税以求政绩。
典当桑田,卖掉土地来交纳官租,明年的生活将如何维持。
剥削我们的布帛,夺取我们的粮食。
这样的人如同豺狼,何必有钩爪锯牙才算是吃人的恶兽。
不知是谁向皇帝禀告,皇帝心中怜悯明白百姓困苦。
白麻纸写下了仁德的诏令,京畿地区全免今年的赋税。
昨天里长才来到门口,手持公文在乡村张贴。
十户人家的赋税九户已交完,白白享受了我们君主减免赋税的恩惠。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农(杜陵叟)在贫瘠土地上辛勤劳作的艰难生活。诗中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农事活动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农业生产的不易和农民的困苦。三月无雨,旱风骤起,麦苗因而受损;九月早霜,禾穗未熟,便被寒风摧残。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破坏。
诗人通过“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徵求考课”一句,揭示了官府对于农民征税的严苛和不近人情。官员们虽然清楚农户的困境,却依然强行征税,这种做法无疑加剧了农民的负担。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两句表达了农民在无法承受重税的情况下,被迫典当自己的桑田甚至土地,以缴纳官府的租税。这不仅剥夺了他们生计的根基,也预示着未来生活的困顿。
“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则形象地比喻了官府对农民的盘剥和掠夺,直至剥去他们最后一丝温暖和食物。这些强烈的比喻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于这种暴行的憎恶。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则是对那些残酷无情的官员的批判,将他们比作凶猛的豺狼,指出其行为之残忍,不亚于野兽啃噬。
“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表达了诗人对君主可能不了解民间疾苦的担忧,同时也寄予希望,期待皇帝能够体察民情,施以恩泽。
最后,“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写出了皇帝对民间疾苦的关心和仁慈的决策,将今年的税收悉数豁免。紧接着“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尺牒榜乡村”则描绘了这一消息传达给农户的情景,而“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则表明大部分农户都从皇帝的恩泽中得益。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强烈地批判了当时官府的暴政,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于民间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仁君的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灯下读黎简民诗得四章·其三
西樵为地枢,东樵对之碧。
造化以二山,交凝作君魄。
积诗如恒沙,云水互阖辟。
每缘流变多,转使眼界窄。
君生万古后,能出万古隙。
众星孤月夺,两界一河画。
灵均与少陵,抗君不君阨。
大抵乐减哀,君穷与才极。
命脉窥自天,世人那能测?
畏君如畏霜,寒芒静相逼。
幸我心如冰,棱棱尚能敌。
闻汤户部讣哭之以诗得七章·其四
贱子少习诗,寝食倚为命。
颇嗟元化迁,径思挈其柄。
既壮始求友,出乃与子遭。
下听鶠雀声,谓在千仞高。
千仞多凤鸾,金碧间青紫。
文采纷子前,等以蠛蠓视。
独持悱恻心,纡回及贱子。
作息相影形,差不共肌髓。
谓当成我生,竟先诔君死。
死泪生不续,生泪如死流。
子耳不再聆,吾噫今且休。
海城置枕高,枕上置君集。
撼壁风涛中,梦闻子声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