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首(bái shǒu)的意思:指头发变白,代表年老。形容忧虑、思念等情感所累积的结果。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东西(dōng xī)的意思:物品、事物
放心(fàng xīn)的意思:不再担心,安心。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鼾鼻(hān bí)的意思:鼾声大作,如同猪一样呼呼大睡。
今上(jīn shàng)的意思:今上是指当前的君主,特指现任的皇帝。
马前(mǎ qián)的意思:指事物发展或行动的先后次序颠倒。
那得(nà de)的意思:表示事情不可能实现,无法达到预期结果。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青灯(qīng dēng)的意思:指年轻时期的学习和求学时光。
上下(shàng xià)的意思:上下表示范围或顺序,上指高处、前者或前侧,下指低处、后者或后侧。
识丁(shí dīng)的意思:识别字形和字义的能力
陶然(táo rán)的意思:形容心情愉快、满足的样子。
细雨(xì yǔ)的意思:细小的雨点
忧煎(yōu jiān)的意思:忧煎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意思是忧愁烦恼到极点。
知事(zhī shì)的意思:指明智能干练的官员,能够明察秋毫、善于处理事务。
不识丁(bù shí dīng)的意思:指对文字或知识一无所知,无文化。
马前卒(mǎ qián zú)的意思:指在行军或比赛等活动中,跑在最前面的人或队伍。
眼不识丁(yǎn bù shí dīng)的意思:指人的眼力浅薄,见识不广博,对事物缺乏认识和了解。
- 注释
- 频搔:频繁地挠。
白首:白发。
强忧煎:强忍忧虑。
细雨:小雨。
青灯:油灯。
思欲颠:思绪纷乱。
南北东西:指地域广阔。
三万里:形容极远的距离。
古今上下:指时间跨度长。
几千年:数千年的时间。
知事:知晓世事。
翻成恼:反而成为烦恼。
放心:心安。
那得眠:怎能安心入睡。
眼不识丁:目不识字。
马前卒:比喻地位低微的人。
隔床:隔壁床铺。
鼾鼻:打鼾。
陶然:满足、愉快的样子。
- 翻译
- 频繁地挠头忍受着忧虑的煎熬,细雨中青灯下思绪纷飞几乎疯狂。
从北到南,从东到西,跨越三万里的距离,上下千年的历史长河。
只因为深知世事反而成了烦恼,还未达到心安怎能安然入眠。
眼前没有文化,如同马前卒一般,隔壁床铺的人鼾声大作,他却心满意足。
-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饱经忧患的诗人在夜深人静之际,无法入眠时的内心独白。诗中充满了对历史长河和个人命运的深沉感慨,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挣扎。
"频搔白首强忧煎"描绘出诗人因担忧而频繁地撩动自己早已斑白的头发,内心的焦虑如同煎熬一般。"细雨青灯思欲颠"则是环境的渲染,更增添了夜晚的寂寞和思绪万千。
"南北东西三万里"与"古今上下几千年"展现了诗人对时空的深刻体验,感慨于历史的浩瀚与个人命运的渺小。这两句通过空间和时间的宏大描写,表达了诗人超越个人的情感和思考。
然而,尽管面对如此广阔的世界和悠久的岁月,诗人却无法释然,因为"只因知事翻成恼"。这里的“知事”指的是诗人对于世事的理解和洞察,而这种理解并没有给他带来超脱,而是让他的忧虑更加深重。
最后两句"眼不识丁马前卒,隔床鼾鼻正陶然"则表达了诗人的无力感。即便是在夜晚,耳边传来的鼾声也无法让他入睡,他对于身边的这些琐事已经麻木,不再去分辨和关注,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沉重和对现实的绝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夜晚寂静环境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与无奈,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悲哀和个人命运的艰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