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云生死隔,相见如龚、隗。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少(bù shǎo)的意思:不少意味着数量相当大,不少的意思是很多,数量不少。
草圣(cǎo shèng)的意思:指擅长书法的人,特指擅长草书的书法家。
荒怪(huāng guài)的意思:指荒诞离奇,怪异不同寻常的事物或现象。
举世(jǔ shì)的意思:指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人知、人所共知的。
木石(mù shí)的意思:指心如木石,形容人冷漠无情,毫无感觉。
人定(rén dìng)的意思:指人的心意定了下来,表示决心坚定,毫不动摇。
三昧(sān mèi)的意思:指专注于某种境界或状态,心境深入,全神贯注。
赏会(shǎng huì)的意思:指赏识别人的才能或功绩。
少待(shǎo dài)的意思:指尽量减少等待的时间,尽快行动或采取行动。
时时(shí shí)的意思:不断、一直、时常
时出(shí chū)的意思:指某种事物在特定的时候出现或发生。
斯人(sī rén)的意思:指某人的品德、才华、风范等超出常人,令人敬佩和仰慕。
象外(xiàng wài)的意思:超出、远离
相见(xiāng jiàn)的意思:彼此见面,相互相见。
奄忽(yǎn hū)的意思:指突然、猛烈地发生或进行,形容事情发展迅速,时间短暂。
游戏(yóu xì)的意思:指娱乐、嬉戏、玩耍等活动。
知音(zhī yīn)的意思:知己,好朋友
自在(zì zài)的意思:自由、不受束缚、无拘无束
- 注释
- 斯人:这个人。
定:究竟。
何人:是谁。
游戏:生活/艺术。
得自在:找到自由。
诗鸣:诗才展现。
草圣:草书大师。
馀:遗留。
竹三昧:竹子的意境。
木石:自然元素。
荒怪:超凡。
轶象:超越常规的想象。
举世:全世界。
知珍:知道珍贵。
独予最:我最为独到。
知音:知心朋友。
古难合:难寻。
奄忽:短暂。
不少待:不容等待。
生死隔:生死相隔。
相见:相见。
如龚、隗:如同龚、隗这样的知己。
- 翻译
- 这个人究竟是谁,能在这游戏中找到自由。
他的诗才如同草书大师遗留的风范,又融入了竹子的深邃意境。
他的作品常常充满自然元素,超脱于常人的想象之外。
全世界都知道这价值连城,但欣赏的人中,我最为独到。
知音难觅自古以来就是如此,转瞬即逝,不容等待。
谁说生死相隔,我们相见就如同龚、隗般难得的知己。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诗中通过描绘竹林中的雅集场景,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意境。
"斯人定何人,游戏得自在" 表明诗人对于能够理解自己心灵状态的人充满好奇,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自在自如的情怀。
"诗鸣草圣馀,兼入竹三昧" 描绘了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灵感,与草木竹石融为一体的境界。这里的“三昧”来自佛教术语,指的是一种超然物外的禅定状态。
"时时出木石,荒怪轶象外" 则形容诗人在自然中寻找灵感,甚至能够从最不起眼的物品中发现美丽和奇特之处。
"举世知珍之,赏会独予最" 表示诗人认为世人都能认识到友谊的宝贵,但真正懂得欣赏这份情谊的人却很少。
"知音古难合,奄忽不少待" 强调了能够相互理解和共鸣的情感是多么珍贵和罕见。
最后两句 "谁云生死隔,相见如龚、隗" 则用历史上著名的忠诚朋友龚自珍与隗永和来比喻,即便是在生与死的界限下,也要像他们那样坚守友谊,保持不渝的关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人世间难得的知音之情的赞美,展现了苏轼超脱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个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閒爱清宵长老畏白日速羲和无停鞭流光双转毂馀生知几何抚景胡不乐蜗涎足自濡人心苦不足良宵成独游皓月当秉烛·其二
䆉稏寒未收,草根响蟋蟀。
寒月何太清,耿耿照毛发。
转令山色幽,爱此溪光滑。
夜深风露凉,山人老皮骨。
平生不能饮,负彼杯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