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关情(guān qíng)的意思:关心他人的感受和情感。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灰然(huī rán)的意思:形容失望、沮丧、心灰意冷的样子。
寄语(jì yǔ)的意思:寄语指的是通过书信或口头传达的祝福、忠告或叮嘱。
烂额(làn é)的意思:形容人的额头上汗水流下来,通常是因为紧张、担心或劳累。
燎原(liáo yuán)的意思:燎原是一个四字成语,表示火势猛烈,迅速蔓延。比喻势力蔓延,迅速扩大。
青阳(qīng yáng)的意思:指年轻有为、有才华且有远大理想的人。
日夜(rì yè)的意思:日夜指的是白天和黑夜,常表示时间连绵不断,不分昼夜。
上客(shàng kè)的意思:指高贵的客人或重要的访客。
相合(xiāng hé)的意思:指事物之间相互适应、相互融洽。
向晓(xiàng xiǎo)的意思:指天刚亮的时候,表示时间刚过夜晚,天色开始明亮。
泄泄(xiè xiè)的意思:形容事物数量稀少、不充足。
炎炎(yán yán)的意思:形容火势猛烈、炎热。也用来形容热闹、热烈的场面。
炎日(yán rì)的意思:非常炎热的太阳
夜明(yè míng)的意思:指夜晚明亮如白昼。
原何(yuán hé)的意思:为什么;何故
云行(yún xíng)的意思:指行走迅速,如云一般飞快。
自他(zì tā)的意思: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区别或对比。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末社会动荡时期,城市遭遇火灾的场景,诗人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灾祸的忧虑与对时局的关切。
首联“燎原何事倚春城,谁使炎炎日夜明”,开篇即以“燎原”喻指火灾,以“春城”象征繁华的城市,通过“何事”和“谁使”提出疑问,表达对火灾原因的困惑与不解。同时,“炎炎日夜明”形象地描绘了火灾的肆虐与蔓延,夜晚也因大火而明亮,突显了灾难的严重性。
颔联“上客何功徒烂额,自他有耀独关情”,运用反问手法,指出火灾并非某个人或群体的功劳,而是普遍的灾难,每个人都感同身受。其中“烂额”一词,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火灾中挣扎求生的情景,表达了对受灾民众的同情。
颈联“夏馀烬在畴相合,陈后灰然孰并京”,进一步描述了火灾后的惨状。夏季余烬与陈年灰烬交织在一起,暗示火灾持续时间之长,破坏之广。同时,将“京”与“并京”相对比,强调了火灾对整个城市的毁灭性影响。
尾联“寄语青阳休泄泄,时膏速向晓云行”,诗人以“青阳”象征春天,希望春天能带来生机与希望,但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过于乐观,因为“时膏”(比喻时机或资源)需要及时利用,如同“晓云行”一样,迅速行动才能避免更大的损失。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当下的警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火灾的描绘,反映了明末社会动荡的现实,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时局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二贞篇·其一
徐卿志恬穆,闇然不自持。
虽复兴文藻,要非中所施。
踯躅俦侣间,咸顾私胜之。
营卫若千金,一捐不复疑。
青天见河岳,白日回光仪。
所遇各自失,焉能强攀跻。
汝往稽剡滨,高视浮云驰。
余复白驹篇,太息不成辞。
读李献吉何仲默徐昌谷三子诗·其三
伊昔吴都彦,挥翰藻思披。
珊瑚间木难,粉黛映参差。
岂乏妖丽观,适志良以稀。
奕奕昌谷生,中道起其微。
青天荡胸表,白日行须眉。
秋鸢搏羊角,夏雨结虹霓。
泠泠松泉响,濯濯芙蓉姿。
当其所得意,直与作者期。
为郎叹寂寞,短年悲奄遗。
匪但一世隘,终焉造化疑。
贞也乡之人,瓣香夙所私。
广陵怅云绝,山水欣自知。
要令千岁后,更奏金兰辞。
避痾山池月夜群从中有携酒至者即事作
兹辰负末痾,适与余懒会。
客来或不冠,客亦恕余意。
圆月从东起,神飙能徐至。
尊酒与盘飧,阿平诚知事。
语笑岂必佳,往往得真际。
时复邻笛声,乘风破遥裔。
去者勿复辞,陶公陶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