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暑犹须葛,谁能远致韶。
《杨谨仲和顷者三诗见贻复次韵六首·其一》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艾萧(ài xiāo)的意思:形容人的性格高尚、品行纯洁。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箪瓢(dān piáo)的意思:指简朴的生活方式或生活条件。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漂流(piāo liú)的意思:指人或物随水流漂泊流动,没有固定的归属地或目的地。
群生(qún shēng)的意思:指众多的生物或事物聚集在一起生存或繁衍。
隐约(yǐn yuē)的意思:模糊不清,不明确。
远致(yuǎn zhì)的意思:指远见卓识,有远大的目光和深远的智慧。
正性(zhèng xìng)的意思:指正确、合乎道德的性格或行为。
舟楫(zhōu jí)的意思:指船和桨,比喻同舟共济、共同努力。
- 鉴赏
这首宋代赵蕃的《杨谨仲和顷者三诗见贻复次韵六首(其一)》描绘了江南秋天因闰月而显得格外漫长,草木在晚秋时节逐渐凋零。诗人感叹自然界的变迁,原本坚贞不屈的松桧也失去了常态,万物如同艾草和萧条的植物一样衰败。生活的艰辛中,诗人漂泊不定,只能寄托于舟楫和简陋的生活必需品。尽管暑气尚存,但仍需依赖葛衣以抵挡炎热,然而这样的生活条件,又有谁能享受到如韶华般的美好呢?整首诗寓含了诗人对时序更迭、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坚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