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辩才法师复归上天竺,以诗戏问》
《闻辩才法师复归上天竺,以诗戏问》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道人出山去,山色如死灰。

白云不解笑,青松有馀哀。

闻道人归,鸟语山容开。

神光宝髻法雨浮埃

想见北山,花发前后台

寄声问道人,借禅以为诙。

何所闻而去,何所见而回?

道人笑不答,此意安在哉。

昔年不住,今者亦无来

此语竟非是,且食白杨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白杨(bái yáng)的意思:指人的形象或事物的特征与白杨树相似,形容某人或某事物的特点鲜明、突出。

宝髻(bǎo jì)的意思:宝髻是指女子的头发盘成髻,用宝石或珠子装饰的发髻。它常用来形容女子的发髻华丽漂亮。

北山(běi shān)的意思:北山指的是北方山岭,比喻高山或偏僻的地方。

不住(bú zhù)的意思:不停止、不断、连续不断

不解(bù jiě)的意思:不理解、不明白

出山(chū shān)的意思:离开山林,进入社会活动;指人从隐居状态中走出来,重新投入社会。

出宝(chū bǎo)的意思:指人才出众,出类拔萃。

道人(dào ren)的意思:道人指的是修行道德修养的人,也可以指道德高尚的人。

法雨(fǎ yǔ)的意思:指正义之雨,比喻善恶得到应有的报应。

非是(fēi shì)的意思:不是;并非

浮埃(fú āi)的意思:指浮尘飞扬、尘埃弥漫的样子。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后台(hòu tái)的意思:指在幕后掌握实权、操纵事务的人或力量。

寄声(jì shēng)的意思:用书信或口信传达消息或问候。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鸟语(niǎo yǔ)的意思:指言辞晦涩难懂,像鸟语一样难以理解的语言。

前后(qián hòu)的意思:指时间或顺序上的先后关系。

青松(qīng sōng)的意思:指品质高尚、坚定不移的人或事物。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山容(shān róng)的意思:指山的形态和容貌,也可用来形容人的气度和风采。

神光(shén guāng)的意思:指神奇的光芒或超凡的光辉。

声问(shēng wèn)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问话有力。

食白(shí bái)的意思:指白白吃了别人的东西而不付出相应的努力或报答。

所闻(suǒ wén)的意思:

所听到的;所知道的。《商君书·更法》:“夫常人安于故习,学者溺于所闻。”《汉书·刘向传》:“臣幸得託肺附,诚见阴阳不调,不敢不通所闻。” 晋 陶潜 《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汉 ,无论 魏 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孙文定公》:“人君耳习於所闻,则喜諛而恶直。”

所见(suǒ jiàn)的意思:所看到的事物或情况。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问道(wèn dào)的意思:指探求真理、追求道德、智慧的行为。

无来(wú lái)的意思:没有来源,没有根据

昔年(xī nián)的意思:过去的年代;往事

想见(xiǎng jiàn)的意思:希望见到某人或某物。

杨梅(yáng méi)的意思:指人的性格或行为像杨梅一样酸甜苦辣,多用来形容人生经历或情感体验丰富。

以为(yǐ wéi)的意思:错误地认为,误以为

注释
道人:指修道之人。
山色:山间的景色。
死灰:形容颜色暗淡,毫无生机。
白云:象征纯洁或超脱。
宝髻:道士或僧人的头饰,象征智慧。
法雨:比喻佛法的普降。
寄声:传话,问候。
诙:幽默,诙谐。
何所闻:听到什么。
无来:没有回归。
白杨梅:水果,此处可能寓意简单生活。
翻译
道士离山而去,山色如死灰般沉寂。
白云不懂欢笑,青松却带着深深的哀愁。
忽然听到道士归来,鸟儿鸣叫,山色顿时开朗。
神光照亮了他头上的宝髻,佛法洗涤了尘世的污垢。
想象南北山间,花开前后,各有各自的舞台。
我向道士问候,能否借禅宗之理来些幽默。
你听到了什么才离开,又看到了什么才回来?
道士笑着不回答,这深意究竟何在?
当年你本就未曾停留,今日也并无回归。
这些言语似乎不合常理,暂且品尝白杨梅吧。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诗中通过对道人出山与归来的描绘,探讨了禅宗的哲学思想和修行境界。

"道人出山去,山色如死灰。白云不解笑,青松有馀哀。"

这一段表达了一种寂静而淡泊的情怀,仿佛连大自然也为之黯然失色,似乎在描绘一位禅修者出山时的景象和心境。

"忽闻道人归,鸟语山容开。神光出宝髻,法雨洗浮埃。"

而当这位道人归来时,自然界也随之生机勃勃,一切都恢复了生气,这里的“神光”和“法雨”更是暗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想见南北山,花发前后台。寄声问道人,借禅以为诙。何所闻而去,何所见而回?"

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这位道人的好奇和向往,同时也通过“借禅以为诙”一句,流露出一种对深奥禅理的探索。

"道人笑不答, 此意安在哉。昔年本不住,今者亦无来。此语竟非是,且食白杨梅。"

最后,诗中描述了道人的笑而不答,以及一段似是深奥又自如的对话。这不仅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也展示了作者自己对于禅理和精神世界的理解与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禅宗哲学中的“无住”思想,以及对超越凡尘、达观自在境界的向往。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泛舟南湖二绝句寄公秉二首·其二

不知芳物过春风,傲兀扁舟怯浪翁。

得似王猷剡溪上,何须范蠡五湖中。

(0)

泛舟南湖二绝句寄公秉二首·其一

路转芳洲面面风,回环惭愧刺船翁。

画桥东北桃花坞,时有飘红落酒中。

(0)

赠南岳董少卿二首·其二

世人行止两匆匆,公独荣亲禄隐中。

清职正同香案吏,旷怀都似漆园翁。

南陵兰茂晨羞洁,内鼎丹灵老颊红。

虽喜论心慰迁客,区区安足识冥鸿。

(0)

次李秬新秋韵二首·其一

雨晴凉意日相亲,物物秋容绝点尘。

沧海谁期泛槎客,西风先傍忆鲈人。

收还志业围棋局,分付光阴漉酒巾。

欲约一樽清夜话,月中凉露满松筠。

(0)

清明日至潜江马上先寄王炳之陈子正

桃花飘泊万红英,独佩诗囊傍水行。

二月东风撩霰雪,峭寒天气作清明。

病怀敢有贤劳叹,壮志徒因节物惊。

樽酒喜亲陶靖节,经帏仍近董先生。

(0)

二月二日

江乡春值闰,二月似深冬。

雪湿妨挑菜,雷寒未起龙。

鸡虫闲得失,蛮触小交攻。

稍觉云天霁,西山上翠峰。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