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眺》
《秋眺》全文
明 / 沈守正   形式: 古风

秋尽嗟穷索,山深倍授衣

梧桐下地蟋蟀鸣在帷。

嶷嶷暮山净,皦皦寒鸱饥。

坐久石苔冷,纷纷樵斧归。

倚徙倦鸟林薄惊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寒鸱(hán chī)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天气中,鸟类飞行不畅。

惊飞(jīng fēi)的意思:形容受到突然的惊吓而惊慌失措,如同被吓得飞起来一样。

倦鸟(juàn niǎo)的意思:形容疲倦的鸟儿,比喻人疲劳不堪。

林薄(lín bó)的意思:指人口稀少,人迹罕至的地方。

樵斧(qiáo fǔ)的意思:指平凡而笨拙的人。

穷索(qióng suǒ)的意思:指在困境中努力探求解决办法。

石苔(shí tái)的意思:指在石头上生长的苔藓。

授衣(shòu yī)的意思:给予衣物给他人,表示关怀和帮助。

梧桐(wú tóng)的意思:比喻友谊深厚或感情深挚。

蟋蟀(xī shuài)的意思:比喻人在逆境中仍能保持坚强、顽强的精神。

下地(xià dì)的意思:指农民在田地里耕种、种植作物。

嶷嶷(nì nì)的意思:形容山势险峻、高大挺拔。

倚徙(yǐ xǐ)的意思:依靠、倚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山中景色的凄清与寂寥。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个人情感。

首句“秋尽嗟穷索”,点明了季节的更替,表达了对秋天即将结束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空虚和失落。“山深倍授衣”,进一步描绘了深山中的寒冷,需要多添衣物以御寒的情景,暗含了生活的艰辛与困顿。

接下来,“梧桐乱下地,蟋蟀鸣在帷”两句,通过梧桐落叶和蟋蟀的鸣叫,生动地展现了深秋的景象,梧桐叶落象征着生命的凋零,蟋蟀的鸣叫则增添了几分凄凉。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借物喻人,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衰败的感慨。

“嶷嶷暮山净,皦皦寒鸱饥”描绘了傍晚时分,山色纯净,寒鸦饥饿的情景。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山的静谧与鸟的饥饿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悲凉的氛围。

“坐久石苔冷,纷纷樵斧归”则展示了诗人长时间静坐后,感受到石头上的苔藓已变得冰冷,远处砍柴的人们陆续归来的情景。这两句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与诗人的孤独形成了对比。

最后,“倚徙看倦鸟,林薄还惊飞”以倦鸟为喻,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以及对自由与安宁的渴望。倦鸟在林间飞翔,却因惊扰而不得不重新寻找栖息之地,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诗人内心状态的隐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深秋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生活变化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以及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沈守正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寄谷旸惟一师

草草将诗寄谷旸,更凭高足问行藏。

蒲团别后穿多少,华发春来白短长。

静者年高休问腊,老人身健罢抄方。

室中狮子能哮吼,代与吾师坐道场。

(0)

答报资旷老人见寄来韵·其一

闹市穷山两不宜,水边林下且随时。

孤松过午亭阴转,顽石当门捷径移。

乌兔盈亏忙里失,鱼龙潜跃静中知。

大鹏飞上阎浮树,应笑鹪鹩老一枝。

(0)

移居梅园答庞静庵来韵·其一

入林多恐负初心,一别名园遂至今。

地迥江山由我借,天空云月不相侵。

梅花老去偏宜雪,菊蕊秋来渐有金。

何幸鹿门能爱客,肯分乔木托幽禽。

(0)

冬日与铁城诸子游小岭同赋·其三

同游亦复爱清狂,出郭招携逸兴长。

坐石听泉衣带冷,就山尝茗齿牙香。

断崖路转冲晴雪,老树寒生透夕阳。

一度登临应不偶,閒云来往本无乡。

(0)

宿胡宪公署中作·其一

久不到城市,胡为为此行。

主人真好道,知我本无情。

坐久月光满,茶香峡水清。

老来有深契,一笑足平生。

(0)

十二声诗·其八榜声

风便扬帆去,潮生荡桨回。

此时欹枕听,何处榜歌来。

击楫情偏远,叩舷声转催。

归心似流水,三老莫徘徊。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