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登高》
《九日登高》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性与秋光自觉谙,登高此日畅幽探

荷衣已破无从补,枫颊才红尚未酣。

恰好诗教雁写,不须摘菊倩人簪。

晚来静坐寒窗下,即景频频惕九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寒窗(hán chuāng)的意思:指在寒冷的冬天里坐在窗前读书,比喻艰苦的学习过程。

荷衣(hé yī)的意思:荷花的衣服,比喻贫贱之人的衣着。

即景(jí jǐng)的意思:即刻看到的景象。

静坐(jìng zuò)的意思:指保持安静、不动、不说话或不做任何动作的状态。

频频(pín pín)的意思:频繁地、屡次地

恰好(qià hǎo)的意思:正好符合预期或需要

倩人(qiàn rén)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秋光(qiū guāng)的意思:秋天的阳光。形容秋天的景色明亮而温暖。

诗教(shī jiào)的意思:指通过诗歌来教育人民,以诗歌的形式传达思想、道德等教育内容。

晚来(wǎn lái)的意思:迟到、来晚了

无从(wú cóng)的意思:没有途径、没有办法

幽探(yōu tàn)的意思:指暗中侦查、探听情况的人。

自觉(zì jué)的意思:主动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状态或责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重阳节登高望远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对生活的哲思。

首联“性与秋光自觉谙,登高此日畅幽探”点明了诗人与秋色的默契,以及在登高之日尽情探索幽静景色的心情。诗人似乎与秋天的景象产生了共鸣,享受着登高带来的宁静与深邃。

颔联“荷衣已破无从补,枫颊才红尚未酣”通过荷衣与枫叶的意象,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之美。荷衣的破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枫叶的初红则预示着秋天的热烈与丰饶。这两句既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也蕴含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颈联“恰好得诗教雁写,不须摘菊倩人簪”表达了诗人创作灵感的涌现。在登高远眺之际,诗兴大发,仿佛大雁也为之书写,无需特意摘取菊花以示庆祝,诗意自生。这不仅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也反映了其创作的自由与灵感的充沛。

尾联“晚来静坐寒窗下,即景频频惕九三”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静坐窗前,面对眼前景致,内心充满思考与警醒。这里的“九三”可能暗指九月三日,即重阳节,也可能是诗人借以表达对人生、岁月的深刻反思。这一联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时间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宁静中寻求内心平静与智慧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个人体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哲思韵味的作品。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云峰寺诗

治水神书在此祁,溪名犹似念胼胝。

当时民垫赖谁力,今日地平惟佛祠。

泉出玉床疏作乳,火生丹窖结成芝。

云峰自有樵人径,岣嵝寻碑误退之。

(0)

会真观水帘

观近朱陵萃列真,烟霞虽僻境长春。

若非火府炼神处,安用水帘遮世尘。

古像著灵多是石,补钟留迹似非人。

寻源亦有桃花涧,莫是山山可避秦。

(0)

光福寺·其一

不辞暑汗透冠裳,亟拜灵祠为亢阳。

与佛有缘凭佛力,于心无愧爇心香。

崇朝霶霈施霖雨,千里欢欣饱稻粱。

老吏两年蒙润泽,诗成借笔记僧房。

(0)

上秋壑贾丞相·其二

力挽天河洗甲兵,争如谈笑净胡尘。

山东名并山西重,历数从来有几人。

(0)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一四○

佛子住此地,踏著依前不相似。

即是佛受用,切忌唤钟而作瓮。

经行及坐卧,常在于其中。

鹤有九皋难翥翼,马无千里谩追风。

(0)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一三九

四月十五,灵山直举。捻聚处放开,放开处捻聚。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