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公三池祠室学官相传占为公署同年李南才毅然欲复其旧贻以四绝句·其二》全文
- 注释
- 末俗:世俗之人,指现代社会的人们。
古人:古代贤人或具有高尚品质的人。
祠室:祭祀祖先或圣贤的场所。
漫:空洞,徒然。
风榱雨栋:风雨侵蚀的屋檐和梁柱。
那堪:怎能忍受,无法想象。
石刻:刻在石头上的文字或图像。
污漫:污损模糊。
像设:神像或画像。
昏:昏暗,破败。
- 翻译
- 世俗之人如何能理解古人的境界?
令人感伤的是,祭祀的房屋虽然有名,却已破败不堪。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流谦的作品,名为《先公三池祠室学官相传占为公署同年李南才毅然欲复其旧贻以四绝句(其二)》。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过去时代和先人所建祠堂的怀念与哀伤。
"末俗何由到古人,伤心祠室漫名存。" 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现代社会世俗之风的不满,以及面对古代先人遗迹时的伤感和无尽的思索。"末俗"指的是后来的世道,"何由到古人"则是在反问现代如何能达到古人的境界,表达了一种怀旧情结。
"风榱雨栋那堪说,石刻污漫像设昏。" 这两句诗通过对祠堂现状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哀伤之情。"风榱雨栋"形象生动地描述了时间侵蚀下的建筑损坏,而"那堪说"则是对这些历史遗迹难以诉说的无奈。"石刻污漫像设昏"则是具体描绘了石碑上的文字和图案因年华积累而变得模糊不清,宛如在晨雾中看不清楚的景象,增添了一种历史沧桑感。
整首诗通过对古祠堂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文化与精神的尊重和怀念,以及面对物是人非的无力感。这样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对于理解和鉴赏宋代文学有着重要意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