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韶口山家》
《韶口山家》全文
宋 / 萧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茅屋一区四围,门前蓣圃带茭池。

儿童似骇儒衣到,两两三三壁缝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两三(liǎng sān)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致在两个或三个之间。

两两(liǎng liǎng)的意思:成对出现或成对进行。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儒衣(rú yī)的意思:指儒家学者的衣服,比喻儒家的思想和道德标准。

三三(sān sān)的意思:三个人或物的数量

四围(sì wéi)的意思:指周围的环境或者事物。

一区(yī qū)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方面处于第一位或最高水平的地区或地方。

两两三三(liǎng liǎo sān sān)的意思:形容人或物排列整齐、有序。

注释
茅屋:简陋的房屋。
山四围:四周被山环绕。
蓣圃:薯蓣园(一种植物,古人常用以充饥)。
茭池:茭白池塘。
儿童:小孩。
儒衣:儒生的衣服,代表学者或读书人。
壁缝:墙壁上的缝隙。
窥:偷看。
翻译
一座茅屋坐落在四周环山的地方,门前有薯蓣园和环绕的茭白池塘。
孩子们似乎惊讶于穿着儒生服装的人到来,他们三三两两地从墙缝中偷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居生活的宁静画面。"茅屋一区山四围",寥寥几笔勾勒出诗人居住的环境,简陋的茅草屋坐落在群山环绕之中,显示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隐逸之感。"门前蓣圃带茭池"进一步描绘了门前的景致,蓣圃(薯类作物)和茭池(水边的植物)相映成趣,展现出田园生活的自然与和谐。

"儿童似骇儒衣到"是诗中的生动细节,孩子们对穿着儒生服装的人感到好奇,这种惊讶和好奇反映了山居生活的淳朴和对外来事物的新鲜感。"两两三三壁缝窥"则通过孩子们从墙壁缝隙中偷看的情景,体现出他们的好奇心以及对知识的渴望,也暗示了这里的教育可能并不发达。

整体来看,萧澥的《韶口山家》以简洁的语言,刻画了一幅山居生活图景,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纯真,以及人们对知识的向往。

作者介绍

萧澥
朝代:宋

萧澥,字汎之,自号金精山民,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绍定中,隐居金精山。著有《竹外蛩吟稿》,已佚。事见《江湖后集》卷一五。今录诗三十三首。
猜你喜欢

赠白瑞徵见访

脱却儒冠意气舒,多情相访到蓬闾。

丈夫得志生为将,我辈安能死守书。

虎略定知高一世,鸡窗可否忆当初。

宦场迩日轻文士,凭仗吾贤为扫除。

(0)

永夜静坐颇得幽閒之趣因成二首·其二

高空雪始收,古木风初定。

冷月上疏窗,一片寒光凝。

天机自奕奕,道心常醒醒。

静坐数疏钟,谁与同清兴。

(0)

寄沈明经秀岚·其二

传车何事太悤悤,我亦多艰百感丛。

未得一尊留祖道,至今想像梦魂中。

(0)

寄答梁鹤庄·其五

法书分我浣溪笺,属领风花雪月权。

俗骨自来医不得,此中清旷恐无缘。

(0)

游平山

维扬称钜丽,今古竞繁华。

绿水飞兰桨,垂杨隐钿车。

绮罗春拾翠,镫火醉评花。

十里平山路,香风处处赊。

(0)

登高邮西城楼

缥缈春波接远天,高楼长眺独萧然。

依依树影留残月,点点村炊上晚烟。

此地维舟廿九载,当时垂发十三年。

东风依旧吹杨柳,俯仰青衫祇自怜。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