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伐(běi fá)的意思:指中国历史上对北方进行军事进攻,特指国共两党合作进行的反对北洋政府的军事行动。
辩口(biàn kǒu)的意思:指能够辩论口才出众、能言善辩。
不应(bù yīng)的意思:不应指的是不应该,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是不应该发生或存在的。
才具(cái jù)的意思:指人的才能和才华。
初心(chū xīn)的意思:指最初的心愿、最初的目标或最初的信念。
多虞(duō yú)的意思:形容担心忧虑,事事不安。
宦路(huàn lù)的意思:指官场的道路或者官员的职业生涯。
积苏(jī sū)的意思:指积累功德或积攒善行。
空谷(kōng gǔ)的意思:空谷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环境或场景的寂静、空旷和安静。
拟作(nǐ zuò)的意思:模仿或仿效别人的作品或行动。
清都(qīng dōu)的意思:指政治清明、治理清廉的都城。
身行(shēn xíng)的意思:指个人的行为和言谈举止。
无策(wú cè)的意思:没有办法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颖脱(yǐng tuō)的意思:指聪明才智出众,独具特色。
有怀(yǒu huái)的意思:有怀指心怀某种情感或怀念某人或某事。
征赋(zhēng fù)的意思:指征收赋税。
- 注释
- 身行:仕途。
固:本来。
多虞:充满忧虑。
清都:清静之地,指理想中的地方。
厌积苏:感到厌倦。
初心:最初的本心。
观易老:感叹岁月易逝。
岩吾:比喻深沉不言的人。
拟作:想要写。
西征赋:古代文学作品,这里比喻有感而发的创作。
无策:没有策略。
颖脱:脱颖而出。
唐衢:古代大道,此处比喻广阔的天地。
- 翻译
- 在仕途奔波中充满忧虑,梦境中对清静之地感到厌倦。
想要回归最初的心境,却发现岁月匆匆,懒得再去辩论学习像山谷中的岩吾。
心中有感想想要写出像《西征赋》那样的作品,但又没有策略来陈述北伐的计划。
像您这样有才能的人,本应脱颖而出,不应在空旷之地度过晚年。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炎所作,标题为《用元韵答徐幼文(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仕途生活的矛盾情绪和深刻的自我反省。
“身行宦路固多虞,梦到清都厌积苏。”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厌倦。"宦路"指的是做官的道路,而"多虞"则暗示了仕途中的困难和挫折。"梦到清都"可能是对远离尘世,向往一种清净世界的表达,而"厌积苏"则强调了这种情感的深刻。
“欲返初心观易老,懒开辩口学岩吾。”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于回归本真自我的愿望和对口才辩论的不屑。"易老"可能指的是儒家经典《易经》的智慧,而"岩吾"则是古代隐逸之士,象征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有怀拟作西征赋,无策堪陈北伐图。”这一对比句子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一方面有创作西征主题作品的冲动,另一方面却没有办法表达自己对于北方用兵的看法。
“才具如公宜颖脱,不应空谷老唐衢。”最后两句则是对友人的赞赏和自我安慰。"才具如公"暗示了诗人对徐幼文(友人)的才华给予极高评价,而"宜颖脱"则表达了希望友人能够脱离世俗的羁绊,实现精神上的自由。最后两字"老唐衢"可能是对自己未来的担忧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自我反思,展现了一位士大夫对于个人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冲突的内心挣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临清闸
长舟走浮梁,双桨如鸟羽。
今日复何日,欣然慰羁旅。
所忻遇我公,使节还天府。
文章为冠佩,仁义作干橹。
铿锵烛下咏,脱略酒边舞。
顾惭蜀严幕,宾客非杜甫。
寒生临清关,白日欲亭午。
淹留当异途,踌躇起凄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