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牙之为猾,荼毒于楛砮。
以子盗父兵,苟图脱罪罟。
步步(bù bù)的意思:逐步,一步一步地进行或发展。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谗夫(chán fū)的意思:指心胸狭隘、喜欢挑拨离间的人。
齿牙(chǐ yá)的意思:指尖锐的牙齿,形容凶恶猛烈的攻击。
二五(èr wǔ)的意思:形容事情发生得很快。
方士(fāng shì)的意思:指有才智、有学问的人。
父子(fù zǐ)的意思:指父亲和儿子之间的关系。
汉武(hàn wǔ)的意思:指统一战国后的中国,由汉朝创立,以汉武帝刘彻为代表。
九服(jiǔ fù)的意思:指服从、顺从,表示对权威、上级的极度敬服和顺从。
隶臣(lì chén)的意思:指官吏为了自身的私利而对上级奉承逢迎,毫无原则和独立思考能力。
猛兽(měng shòu)的意思:指凶猛的野兽。比喻凶猛的人或事物。
旁午(bàng wǔ)的意思:指事物的位置、时间或次序紧邻、相连。
人言(rén yán)的意思:指别人的言论、议论。
神仙(shén xiān)的意思:指修炼有成的仙人,也泛指非凡的人物或事物。
逃命(táo mìng)的意思:指为了保命而逃跑或逃避危险的行为。
言父(yán fù)的意思:指言辞刚正不阿,像父亲一样严厉的人。
亦何(yì hé)的意思:也是什么意思,表示对事物的无所谓或不在乎。
志虑(zhì lǜ)的意思:志向和计划。
罪罟(zuì gǔ)的意思:指用罪名诬陷他人,设下陷阱使对方无法自拔。
尊命(zūn mìng)的意思: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这首清代诗人殷岳的《读史(其二)》以父子关系和历史事件为切入点,寓言深刻。诗中通过“人言父子亲,安知不为虎”的比喻,揭示了人性中的复杂面,暗示父子间也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阴暗面。接着,诗人提及汉武帝追求长生不老的迷信,导致方士纷争,比喻政治决策中的盲目与混乱。
“志虑既回惘,谗夫耦二五”暗指君主被小人迷惑,导致政策失误。“齿牙之为猾,荼毒于楛砮”进一步刻画了小人的狡诈和恶行,如同野蛮部落的残酷。接下来,诗人描述了统治者滥用职权,下属因恐惧而不得不参与不义之事,国家因此动荡不安。
最后,“以子盗父兵,苟图脱罪罟”形象地描绘了这种背叛行为,试图逃脱法律制裁。然而,“九服无逃命,望思亦何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悲剧性的结局的深深忧虑,认为即使逃避一时,也无法改变大局,只能留下无尽的遗憾。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历史典故为背景,通过象征和隐喻,批评了权力的滥用和个人道德的沦丧,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