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潼关》全文
- 鉴赏
这首诗《过潼关》由宋代诗人唐庚所作,通过对边防将领在潼关的所见所感,描绘了一幅紧张而略显无奈的边防图景。
首句“铁衣十万拥胡雏”,以“铁衣”象征士兵的装备,暗示了边境上庞大的军事力量。然而,“胡雏”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敌军的年轻与轻狂,同时也暗含了对敌人的蔑视。整句通过数量庞大的军队与轻敌的敌人形成鲜明对比,预示着战争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
次句“手释襟喉计亦疏”,“手释”意味着将领放下了对咽喉要道的控制,这本是战略上的重大失误。“计亦疏”则直接点明了战略上的疏漏。这两句揭示了将领在战略决策上的失策,以及由此带来的潜在危险。
后两句“阃外不闻天子诏,将军未甚读兵书”,进一步阐述了问题的根源。第一句“阃外不闻天子诏”表明了朝廷的命令未能及时传达至前线,导致将领在执行策略时缺乏正确的指导和最新的情报。第二句“将军未甚读兵书”则指出将领自身在军事知识和策略理解上的不足,暗示了他们可能过于依赖传统的战术,而忽视了灵活应对和创新的重要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深刻反映了边防将领在面对复杂战局时的战略失误和内部管理的问题,同时也揭示了信息传递不畅和将领素质参差不齐的现实。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古代边防战争中的诸多挑战和困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为郎分司寄上都同舍
籍通金马门,家在铜驼陌。
省闼昼无尘,宫树朝凝碧。
荒街浅深辙,古渡潺湲石。
唯有嵩丘云,堪誇早朝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