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拜母(bài mǔ)的意思:尊敬母亲,孝顺母亲。
草庐(cǎo lú)的意思:指简陋的茅草屋,比喻简陋的住所或生活环境。
充闾(chōng lǘ)的意思:充实人才,使之充满朝廷。
篝灯(gōu dēng)的意思:篝灯是指在夜晚点燃的篝火或灯火。在成语中,篝灯比喻辛勤努力的工作,也指夜以继日地学习。
鼓吹(gǔ chuī)的意思:指为某种观点、主张或行为大力宣传、宣扬。
居诸(jū zhū)的意思:居住在众多地方。
课草(kè cǎo)的意思:指学生在上课时懒散敷衍,不认真听讲的状态。
琅琅(láng láng)的意思: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趋庭(qū tíng)的意思:指人们为了争取权贵的宠幸而奔走效命,追逐权力和地位。
三命(sān mìng)的意思:指命运多舛,多次面临死亡的情况。
宛如(wǎn rú)的意思:非常像,如同
五经(wǔ jīng)的意思:指儒家经典《易经》、《书经》、《诗经》、《礼经》和《春秋》的合称。
相传(xiāng chuán)的意思:据传说;根据传统
循墙(xún qi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在同一地方重复出现、循环往复的情况。
一卷(yī juàn)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籍内容丰富、博大精深。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郑用锡的《七十自寿八首(其二)》描绘了作者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和对家族传统的敬仰。首句“一卷琅琅读父书”,形象地展现了作者年轻时勤奋学习,诵读父亲留下的书籍,体现了对先辈知识的传承。次句“趋庭曾记惜居诸”回忆起在父亲膝下聆听教诲的时光,表达了对家庭和睦生活的怀念。
“五经鼓吹依函几,十载篝灯课草庐”进一步描述了作者长期沉浸在经典研读中,即使在简陋的环境中也不忘苦学,显示出其坚韧不拔的精神。接下来,“拜母相传能择里,生儿敢负望充闾”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智慧的尊重,以及对自己教育后代的期许,希望他们能光大门楣。
最后两句“每思三命铭恭语,遗训循墙尚宛如”,诗人常常想起父亲的教诲如同铭刻在心,即使岁月流逝,那些教导依然清晰如昔,表达了对先人遗训的深深敬畏和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家风家训的传承和对个人成就的谦逊。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母猪洞观瀑
蛮中六月交,山路苦焚爇。
卧闻夜雨来,快起寻乳穴。
入洞微有声,足底响呜咽。
出山忽震怒,闪睒不容掣。
岩前汇奔流,人骇马辟易。
来如曳组练,一线注飞白。
跌为渊潭深,湛湛落澄碧。
石牙互参错,吞吐霹雳舌。
直从湾澴底,跳沫腾百尺。
惨惨天变容,凛凛风作雪。
冈头杜宇叫,万竹划然裂。
将归得奇观,顿解肺肝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