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改色(gǎi sè)的意思:改变颜色或者改变态度、立场。
顾命(gù mìng)的意思:顾命指的是在危险或紧急情况下,不顾一切地保护自己的性命。
九龄(jiǔ líng)的意思:形容年老的人。
陵墓(líng mù)的意思:指坟墓、墓地,用来比喻人死后的安息之地。
明德(míng dé)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具有明德之人应有的优秀品质。
七月(qī yuè)的意思:指夏天的七月,也可泛指夏季。
钦明(qīn míng)的意思:指对某人或某事极为赞赏和推崇。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霜露(shuāng lù)的意思:霜和露是自然界的两种现象,霜指寒冷季节夜晚空气中的水汽结晶,露指早晨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液体。成语“霜露”比喻时机、机会或境遇。
雍熙(yōng xī)的意思:形容国家或家族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
重来(chóng lái)的意思:重新开始,重新尝试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边贡所作的《泰陵供事述感五章》的第一章,通过对泰陵的追忆和感慨,表达了对先王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思。
“陵墓三年道,重来七月期。” 开篇即点明了时间与地点,三年前的道途,七月后的重访,时空的转换中蕴含着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对历史的回顾。
“山河不改色,霜露只增悲。” 山河依旧,但霜露却带来了更深的哀愁。自然界的不变与人事的变迁形成对比,加深了对逝去之人的思念与哀悼。
“世想钦明德,人传顾命辞。” 世人皆敬仰先王的美德,流传着他的遗言。这句话不仅赞美了先王的道德品质,也暗示了其在国家治理上的深远影响。
“九龄如帝与,端可致雍熙。” “九龄”在这里可能是指先王的年寿,与“帝”并提,表达了对先王统治能力的高度评价。同时,“致雍熙”意味着使国家达到和谐繁荣的状态,是对先王治国理政成就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历史的回顾,展现了对先王的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