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壁观(bì guān)的意思:指在旁观中看到事物的真相或真实情况。
尘刹(chén shā)的意思:指尘埃飞扬的地方,比喻热闹繁华、喧嚣拥挤的场所。
出山(chū shān)的意思:离开山林,进入社会活动;指人从隐居状态中走出来,重新投入社会。
风幡(fēng fān)的意思:风吹动的旗帜,比喻人或事物随风摇摆不定。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落木(luò mù)的意思:指秋天树叶逐渐枯萎脱落的景象,比喻事物逐渐衰败或消亡。
秋深(qiū shēn)的意思:指秋天已经深入,天气转凉,秋意渐浓。
嵩少(sōng shǎo)的意思:指嵩山和少林寺,比喻有关嵩山和少林寺的事物或人物。
随缘(suí yuán)的意思:顺从自然的安排,不强求,顺其自然。
堂头(táng tóu)的意思:指家庭或机构的正厅,也指主持会议或宴请客人的地方。
瓦砾(wǎ lì)的意思:指破碎的瓦片和石块,比喻残破不堪的东西,也可指一片破败的景象。
万象(wàn xi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变化无穷。
忘言(wàng yán)的意思:指人说话前后不一致,或说话不清楚,无法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
诸方(zhū fāng)的意思:各个方面、各方人士
给孤园(gěi gū yuán)的意思:表示给予帮助、关怀或庇护,特指对孤儿的关心和照顾。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即将离开寺庙,回归山林的和尚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超然态度。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隐喻,展现了佛教思想与自然界的和谐共融。
首联“偶来尘刹论风幡,瓦砾随缘亦闭门”以“风幡”比喻世事无常,暗示人生如梦幻泡影,而“瓦砾随缘”则表达了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和尚在寺庙中与世隔绝,闭门自守,但内心却能洞察万物,不被外物所扰。
颔联“壁观便同嵩少室,布金何处给孤园”运用了典故,嵩少室和给孤园都是佛教圣地,壁观即壁立观心,象征内心的清净与修行。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和尚即使身处尘世,也能保持心灵的纯净,如同在佛教圣地修行一般。
颈联“秋深落木诸方静,月出山空万象存”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秋夜山景图,落叶飘零,山林寂静,月亮升起,万物皆显。这不仅是对外在自然景象的描写,也是对内心世界平静状态的映射,表现了和尚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理解与和谐统一。
尾联“莫效堂头频骂祖,应知师利久忘言”则是对和尚生活态度的总结。他不追求世俗的名利,也不沉溺于言语的争执,而是选择倾听内心的声音,达到一种超越言语的境界。这一句也暗含了对前文提到的“风幡”、“壁观”等佛教概念的呼应,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智慧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和尚生活经历的描绘,展现了其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实践,以及在尘世中保持心灵纯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