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不读书而不知大义。
不读书而能知大义,卓卓乎公乃异。
此为谁也,坐舆皇皇而出南城之坊。
昔谁为定海死,死定海者全典史。
典史之死吾所知,悬丞之死谁迫之?县丞自死之。
《镇海县丞李公向阳殉节诗》【清·姚燮】臣虽一小吏,亦食天子禄,来官天子地。地不能为我皇守,臣身亦何有?呜呼,公其有守土之责乎?公虽不死,谁惟公是辜?或谓公之死乃公之愚,而笑公不读书。惟不读书而不知大义。不读书而能知大义,卓卓乎公乃异。此为谁也,坐舆皇皇而出南城之坊。彼为谁也,骑马跄跄而驰西门之塘。奈何不见我李二公,二公缢于堂!呜呼,二公缢于堂,诚二公之愚,不为二公者当何如?昔谁为定海死,死定海者全典史。今谁死镇海城,死镇海者李县丞。典史之死吾所知,悬丞之死谁迫之?县丞自死之。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9867c6d825c1368274.html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大义(dà yì)的意思:指追求正义、公正的行为和精神。
典史(diǎn shǐ)的意思:指史书、典籍等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著作。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二公(èr gōng)的意思:指两个公职人员,也可指两个高官。
海城(hǎi chéng)的意思:指海洋和城市,形容地理环境优越、资源丰富的地方。
何有(hé yǒu)的意思:没有什么,没有的事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何不(hé bù)的意思:表示提出建议或劝告,意思是为什么不去做某件事情。
皇皇(huáng huáng)的意思:形容威严庄重,威武雄壮。
奈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法逃避的局面或境遇。
乃公(nǎi gōng)的意思:指人物或事物的地位高贵、尊贵。
能为(néng wéi)的意思:有能力、有才干
骑马(qí mǎ)的意思:骑在马上去寻找马。比喻明明眼前就有的事物,却还要去找。
跄跄(qiàng qiàng)的意思:形容走路蹒跚不稳,摇摇晃晃的样子。
食天(shí tiān)的意思:指贪图享受、奢侈,不知节制。
守土(shǒu tǔ)的意思:守卫自己的土地,保卫家园。
所知(suǒ zhī)的意思:所了解的知识或情况。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为我(wèi wǒ)的意思:为了我
呜呼(wū hū)的意思:表示悲伤、叹息、哀悼之情。
西门(xī mén)的意思:指有权有势的人,也指有背景、关系广的人。
县丞(xiàn chéng)的意思:指官员在任上不敢负责,推诿扯皮,不为民众做实事。
小吏(xiǎo lì)的意思:小吏指的是低级官员或小官僚。
亦何(yì hé)的意思:也是什么意思,表示对事物的无所谓或不在乎。
一小(yī xiǎo)的意思:一小表示数量极少,几乎没有。
有守(yǒu shǒu)的意思:有所坚守,不轻易放弃
卓卓(zhuó zhuó)的意思:形容非常出色、突出或杰出。
子地(zǐ dì)的意思:子女地位低下,没有权力和地位。
这首诗名为《镇海县丞李公向阳殉节诗》,由清代诗人姚燮创作。诗中描绘了对一位名为李向阳的县丞在镇海城殉职的悲壮场景,表达了对这位官员忠诚与牺牲精神的深切敬仰。
诗的开头以“臣虽一小吏,亦食天子禄”开篇,借小吏之口表达对朝廷官员职责的思考,引出对李向阳作为县丞身份的感慨。接着,“地不能为我皇守,臣身亦何有?”一句,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安危联系起来,强调了官员对于国家的责任感和忠诚心。
随后,诗人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出行方式——“坐舆皇皇而出南城之坊”与“骑马跄跄而驰西门之塘”,暗示了李向阳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即他为了国家利益而选择牺牲自己。紧接着,“奈何不见我李二公,二公缢于堂!”一句,直接点明了李向阳的牺牲,表达了对他的哀悼之情。
最后,诗人提出疑问:“昔谁为定海死,死定海者全典史。今谁死镇海城,死镇海者李县丞。”通过对比历史上为定海而死的典史,以及当前为镇海而牺牲的李县丞,强调了李向阳的英勇行为及其对国家的贡献。同时,诗人也提出了对李向阳牺牲原因的追问:“典史之死吾所知,悬丞之死谁迫之?”这不仅反映了对李向阳牺牲的不解,也暗含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批判。
整首诗通过对李向阳殉职事件的描述,展现了其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对国家的忠诚,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反思。姚燮通过这首诗,不仅歌颂了李向阳的英雄事迹,也传递了对于忠诚与牺牲价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