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夷齐祠·其一》
《谒夷齐祠·其一》全文
明 / 杨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孟津河下谒夷齐凄怆风霜盈陌衢。

愿借首阳方丈处,藏吾天地一残躯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残躯(cán qū)的意思:指身体残疾或虚弱的状态,也用来形容事物残缺不全或衰败的状态。

地一(dì yī)的意思:地位排在第一,居首位

方丈(fāng zhàng)的意思:方丈是佛教寺院中的主持或住持的称号,也指寺庙的主要建筑物。

风霜(fēng shuāng)的意思:指人经受了风吹和霜打的磨砺,比喻经历了艰苦困苦的磨砺,锻炼出坚强的意志和品质。

孟津(mèng jīn)的意思:孟津是一个历史名词,指的是古代中国河南省洛阳市一带的津渡,也用来比喻艰难险阻的过程。

凄怆(qī chuà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哀怨的情感。

首阳(shǒu yáng)的意思:指日出的第一缕阳光,也用来比喻事物刚刚开始或者新的一天的开始。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阳方(yáng fāng)的意思:指东方,也泛指东方国家或文化。

夷齐(yí qí)的意思:指平等、平衡,也指不分高低贵贱。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爵所作的《谒夷齐祠》其一,通过描绘孟津河边拜谒伯夷和叔齐祠堂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两位先贤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首句“孟津河下谒夷齐”,点明了地点与对象,孟津河畔,诗人前往拜谒伯夷和叔齐的祠堂。次句“凄怆风霜盈陌衢”描绘了一幅肃穆凄凉的画面,风霜覆盖在小路上,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哀伤与沉思。

接着,“愿借首阳方丈处,藏吾天地一残躯。”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在首阳山(伯夷和叔齐隐居之地)找到一方静谧之地,将自己残存的生命融入天地之间,与两位先贤的精神世界相融合。这里不仅体现了对两位先贤的崇敬,也流露出对自己人生境遇的无奈与渴望超脱世俗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和对自我生命价值的探索,具有浓郁的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杨爵
朝代:明

(1493—1549)陕西富平人,字伯珍,一字伯修。二十岁始读书,常边耕边读。同郡韩邦奇录为弟子。嘉靖八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奉使湖广,见饥民割尸肉为食,还言虽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亦无补于饥寒之众。郭勋用事,世宗经年不视朝,日夕建斋醮。而大臣夏言、严嵩以元旦微雪,作颂称贺。爵乃上书极谏,忤帝,下诏狱拷讯几死。历五年获释,抵家甫十日,复逮系狱,又三年始释。卒谥忠介。有《杨忠介集》、《周易辨说》等。
猜你喜欢

寄中峰诸弟·其一

依然多病心情懒,远盼鳞鸿问讯勤。

千里关山愁入梦,三更镫火叹离群。

终年独玩梁园月,何日同看冀北云。

官漏沈沈春夜永,无眠意绪总纷纭。

(0)

野望

近晚郊原好,云山处处幽。

苍烟凝远树,残日恋高楼。

引犊牛行缓,教雏燕语柔。

恰逢时雨霁,野水乱奔流。

(0)

雁字三十首次韵·其十九

霜雪犹呵欲冻毫,湘江镇日注《离骚》。

罡风汹涌心花怒,湿雾模糊笔渍高。

云沜玲珑排小隶,烟丝珍重绕灵璈。

衔芦更负藏身哲,始信书生富《六韬》。

(0)

忆梅和韵

迢递南枝怅水阴,每逢春到寄情深。

月牵晼晚三更梦,玉斫玲珑一串心。

雪海香留应作国,云街手植定成林。

他年绣佛皈清梵,藉尔孤芳伴净音。

(0)

即景

斜月映疏帘,夜色起寒暝。

行过曲廓西,衣上梨花影。

(0)

将入都门别南楼感赋·其三

辞家竟何之,驾言赴京国。

道路阻且长,渺渺异南北。

我家沿长溪,菰城近咫尺。

朝往夕可还,尚虑烟水隔。

何为远行迈,千里动尘迹。

北斗挂层霄,望望不可即。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