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尺捶(chǐ chuí)的意思:用尺子和捶子来衡量和打击,比喻严厉批评或惩罚。
村学(cūn xué)的意思:指在农村或偏远地区接受的教育,也指在艰苦的环境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丹鸡(dān jī)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或衣着华丽美丽。
鼎湖(dǐng hú)的意思:指地位崇高、声望显赫。
浮生(fú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如浮云般短暂而虚幻。
浮丘(fú qiū)的意思:指人的品行或行为轻浮不稳定。
负图(fù tú)的意思:指一幅画面或形象给人带来的消极或不好的影响。
工艺(gōng yì)的意思:指制作工艺、技术或技能。
龟马(guī mǎ)的意思:指远行劳苦的旅途。
荒忙(huāng máng)的意思:形容工作或生活极其忙碌,没有闲暇。
戛击(jiá jī)的意思:指战斗中的激烈冲突或交战双方的激烈对抗。
教书(jiāo shū)的意思:指传授知识、教育人才。
来去(lái qù)的意思:表示人或事物的到来和离去。
两轮(liǎng lún)的意思:指事物的变化或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阶段或两个方面。
陵树(líng shù)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高耸挺拔,气势雄伟。
千岁(qiān suì)的意思:形容人的寿命长久,也可用来形容事物历史悠久。
青苍(qīng cāng)的意思:形容山色苍翠、青翠欲滴。
人言(rén yán)的意思:指别人的言论、议论。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尚可(shàng kě)的意思:指令人满意或者勉强可以接受的程度。
寿考(shòu kǎo)的意思:指人长寿且考取功名。
投老(tóu lǎo)的意思:投老指投奔老师或者投靠老师,表示寻求保护或指导。
无异(wú yì)的意思:没有区别;没有差异
箫韶(xiāo sháo)的意思:形容音乐优美动听。
学堂(xué táng)的意思:指学习的场所或机构。
异域(yì yù)的意思:指与自己的国家或地区有着不同风俗、文化的地方。
艺文(yì wén)的意思:指艺术和文学,即文化艺术。
鹰扬(yīng yáng)的意思:形容志向高远,精神振奋,昂扬向上。
虞廷(yú tíng)的意思:指对人物的言行举止非常谨慎小心,如履薄冰。
朱丝(zhū sī)的意思:形容红色的丝绸。
追琢(zhuī zhuó)的意思:追求完美,不断改进和提升。
村学堂(cūn xué táng)的意思:指乡村中的小学或教育机构。
浮丘伯(fú qiū bó)的意思:指人行为轻浮、不严肃,缺乏责任感和稳定性。
朱丝练弦(zhū sī liàn xián)的意思:形容琴声悠扬、动听。
- 翻译
- 年轻时沉迷于诗文,琴瑟声中流淌着黄金般的岁月。
正值虞舜宫廷的音乐演奏,像《箫韶》般和谐,周王长寿,他的美德被歌颂。
汾河上大雁南飞,鼎湖龙的传说已远去,灵魂回归,不再有异国他乡的气息。
人生短暂,就像屋檐下的日月轮回,忙碌而匆忙。人们说八十岁还能威武如鹰。
千年寿命怎能用尺子衡量?
只愿拥有地图和龟甲,视为珍宝,即使是舔食丹砂的鸡犬,也无法带走。
与鲁申公、浮丘伯这样的朋友为师,即使在乡村学堂也能教授知识。
垂暮之年,望着越山的紫色翠绿,陵墓边的树木青葱。
- 注释
- 工艺文:诗文技艺。
朱丝练弦:琴瑟上的红色丝线。
黄流:比喻黄金般的岁月。
戛击:敲击乐器的声音。
箫韶:古代的雅乐。
寿考:长寿。
追琢:赞美、歌颂。
汾水:黄河支流。
鼎湖:神话中的龙居住之地。
尺捶:比喻寿命短暂。
图龟马:地图、龟甲和马骨,古代占卜工具。
舐丹鸡犬:比喻无法带走的事物。
友鲁申公:鲁申公,可能指历史人物。
师浮丘伯:浮丘伯,仙人名。
投老:晚年。
越山:泛指远方的山。
陵树:陵墓边的树木。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沁园春》。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生活态度的诗句。
“少工艺文”揭示了作者对文化艺术修养的重视,而“朱丝练弦,黄流在璋”则描绘了一种精致优雅的琴瑟之乐。接着,“值虞廷戛击,箫韶之乐”表达了对古代音乐的怀念和赞美,这里的“箫韶之乐”指的是周朝的一种礼仪音乐。
“周王寿考,追琢其章”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于古典文化的尊崇与探求。随后,“汾水雁飞,鼎湖龙远”则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观,表达了心灵的自由和超脱。
“魂返今无异域香”表明了诗人在精神上追寻古人的智慧,而不受时空限制。接下来的“浮生短,更两轮屋角,来去荒忙”则透露出对生命无常与世事纷扰的感慨。
“人言八十鹰扬”,这里的“八十”可能象征着长寿或完满,而“笑千岁如何尺捶量”则是对传统观念的一种调侃,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长度和评价标准的质疑。
最后,“但负图龟马,藏之为宝,舐丹鸡犬,去不能将。友鲁申公,师浮丘伯,尚可教书村学堂”则展现了作者对知识传承与教育的重视,以及对于朋友和老师的尊敬。
整首诗通过对文化艺术、自然景观、生命哲思等多个层面的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