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积一斛泪,愿尽公前倾。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布衣(bù yī)的意思:指穿着简朴的衣服,比喻清贫的生活或贫贱的身份。
不平(bù píng)的意思:指不公平、不公正的情况或心理状态。
感激(gǎn jī)的意思:对别人的帮助或关心心存感激之情。
功名(gōng míng)的意思:
[释义]
(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构成]
并列式:功+名
[例句]
求取功名。(作宾语)国士(guó shì)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的人
胡不(hú bù)的意思:表示没有不可以,无论什么都可以做到。
皇道(huáng dào)的意思:皇帝的道路,指君主的统治方式和治国原则。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穷途(qióng tú)的意思:指人走到了尽头,没有出路,陷入困境。
秋程(qiū chéng)的意思:秋天的路程,比喻人生的旅程或者事物的发展过程。
散樗(sàn chū)的意思:指人们散落分散,无法团结一致,形容人之间没有团结合作。
突兀(tū wù)的意思:形容突然出现或独立于周围环境之外,显得突出而不协调。
胸中(xiōng zhōng)的意思: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或抱负。
蓄积(xù jī)的意思:积累、储存
意气(yì qì)的意思:形容人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充满自信和活力。
之国(zhī guó)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是某种事物的发源地或代表地。
- 鉴赏
这首诗《呈季侍读师芝昌四章(其三)》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展现了诗人对季侍读师芝昌的深厚敬仰与真挚情感。
首句“道尊布衣贵”,表达了对道德高尚者的尊敬,即便他们身着布衣,也因其内在的品德而显得高贵。接着,“学重功名轻”则强调了学问的重要性,但同时也指出真正的学者并不看重世俗的功名利禄,而是追求知识与真理。
“誉之国士目,期以千秋程”两句,进一步赞扬季侍读师芝昌为国家的杰出人才,并期待他能为后世留下深远的影响。接下来,“穷途得殊爱,意气胡不平?”则通过设问,表达了即使在逆境中也能得到特别的关爱,却为何内心仍感到不平的情感,这种不平可能源自对社会不公的不满或对自身抱负未实现的遗憾。
“转使感激怀,突兀胸中撄”描绘了诗人因季侍读师芝昌的言行而产生强烈的感动和共鸣,这种情感如同突然在心中激起的波澜。最后,“蓄积一斛泪,愿尽公前倾”表达了诗人愿意将内心的感动化为泪水,向季侍读师芝昌倾诉,希望借此表达自己的敬仰之情。
“祇愁散樗终,负此皇道亨”则以担忧的口吻结束,担心季侍读师芝昌最终会像散落的樗木一样被遗忘,辜负了他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的贡献和努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季侍读师芝昌的崇高敬意和深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