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爱日(ài rì)的意思:指对某人极为钟爱、珍视的日子。
白士(bái shì)的意思:指没有功劳却领受好处的人,也指无功受禄的官员。
不遑(bù huáng)的意思:不可与之相比或媲美。
不怀(bù huái)的意思:不怀指心中不抱怨、不计较、不记恨。
大臣(dà chén)的意思:指朝廷中的高级官员,也用来形容能力高强、才干出众的人。
等事(děng shì)的意思:指等待事情发生或者等待事情的结果。
都门(dōu mén)的意思:指朝廷、官府。也用来形容权力、地位高的人。
迩来(ěr lái)的意思:指近来、最近的一段时间
反易(fǎn yì)的意思:指事物的变动、转化等过程中,发生了与原来相反的变化。
冯公(féng gōng)的意思:指一个人被人们称为“冯公”,表示此人在某个领域或行业中非常有声望,受到广泛的尊敬和信任。
高官(gāo guān)的意思:指高级官员或高层领导人。
公实(gōng shí)的意思:公正实在,指言行正直、诚实可靠。
公方(gōng fāng)的意思:公正的态度或方针
故官(gù guān)的意思:指被贬谪或离职的官员。
官职(guān zhí)的意思:指担任官员的职位或职务。
官荣(guān róng)的意思:指官员的荣誉地位。
遑息(huáng xī)的意思:停止、休息、歇息
绝裾(jué jū)的意思:指亲近的关系完全断绝。
抗疏(kàng shū)的意思:指抵挡外部压力,坚持自己的立场和原则。
狂童(kuáng tóng)的意思:形容年少轻狂,行为举止不受约束。
愧色(kuì sè)的意思:因为做了不光彩的事情而感到羞愧的表情或神态。
蓼莪(liǎo é)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轻率、不稳定。
烈士(liè shì)的意思:指为国家、民族、正义事业等英勇牺牲的人。
门行(mén xíng)的意思:指家门庭前的行为举止,也泛指家族的声誉和家教。
谋画(móu huà)的意思:指筹划、计划。
囊封(náng fēng)的意思:指将功绩、收获等都装进囊中封起来,不向外界展示。
南陔(nán gāi)的意思:指山势高耸,形态险峻。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期日(qī rì)的意思:指定的日期或期限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清国(qīng guó)的意思:指清朝时期的中国国家。
全忠(quán zhōng)的意思:指对君主或主人忠诚无私,毫无保留地全心全意地为其效力。
却复(què fù)的意思:指事物反复变化,经历过程后又回到原点或原状态。
仁人(rén rén)的意思:指有仁慈之心的人,善良、宽厚、怜悯他人的人。
日夕(rì xī)的意思:日出和日落,表示时间的流逝。
式序(shì xù)的意思:指按照一定的次序、规则进行的仪式或程序。
虽是(suī shì)的意思:尽管如此,虽然如此
台郎(tái láng)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才华横溢。
天常(tiān cháng)的意思:指天经地义、常理所应当的事情。
未省(wèi shěng)的意思:未省指没有省察、反省的意思,形容人不思悔改或不检讨自己的过错。
无愧(wú kuì)的意思:没有辜负
轩冕(xuān miǎn)的意思:指君主即位后,戴上皇冠,穿上龙袍,举行隆重的加冕典礼,成为国家的统治者。也比喻最高权力的象征。
徇名(xùn míng)的意思:为了追求名誉而不顾原则,违背道义。
伊郁(yī yù)的意思:形容气味香浓。
茔域(yíng yù)的意思:茔域指的是墓地,也可以表示死亡和安葬之地。
预谋(yù móu)的意思:事先策划好的计划或行动。
宰士(zǎi shì)的意思:宰士指的是掌握权力的人对下属或百姓进行残酷剥削的行为。
在昔(zài xī)的意思:在过去的时候,以前
杖节(zhàng jié)的意思:指一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除夕夜。
兆乱(zhào luàn)的意思:预示着大乱的征兆
钟鼎(zhōng dǐng)的意思:指权力和地位稳固、威望盛大的象征。
忠孝(zhōng xiào)的意思:忠诚和孝顺
中外(zhōng wài)的意思:指国内外,中外相对。
无愧色(wú kuì sè)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品德无可指责,无愧于心。
- 注释
- 烈士:为名誉献身的人。
仁人:有仁德的人。
冯公:指冯某人。
忠孝:忠诚和孝道。
狂童:预示动乱的孩子。
反易:反复无常。
大臣:朝廷重臣。
谋画:策划。
白士:地位不高的人。
台郎:古代官职。
轩冕:高贵的官位。
钟鼎勒:刻在钟鼎上的功绩。
伊郁:忧愁。
升宰士:晋升为高级官员。
宰士:高级官员。
式序:按顺序。
囊封:封官文书。
甫力:坚定的决心。
官荣:官场荣耀。
志养:修养心志。
废蓼莪:废弃的田地,比喻墓地。
茔域:墓地。
南陔:古代诗歌篇目。
高官职:高位。
绝裾:拒绝官职。
抗疏:直言进谏。
都门:京城。
无愧色:没有惭愧的表情。
柔甘:温和的恩惠。
中外:朝廷内外。
宣泽:宣扬恩泽。
□:此处可能缺失一个字或词。
- 翻译
- 烈士为名誉而献身,仁人时刻想着爱与关怀。
冯公手持符节归来,忠诚孝道得以保全。
从前有个狂童预示动乱,天意似乎反复无常。
朝廷重臣聚集清廉,冯公曾参与重要谋划。
白士担任台郎,这样的事在过去鲜有耳闻。
道义使官位显赫,功绩铭刻在钟鼎之上。
十年仍任原职,心中忧虑难以言表。
近来晋升宰辅,日夜期盼这一天。
再次封官上奏,告别时充满决心。
官场荣耀怎能忘怀,但修养心性更为重要。
我只愿守墓田,每日思念先人坟地。
冯公正吟咏《南陔》,怎肯接受高位?
昔日断然拒绝,如今效法密疏直言。
京城为你饯行,无愧于古人的典范。
内外事务得以妥善处理,这是你的贡献。
虽然只是平生所言,但请努力宣扬恩泽。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嵲的作品,名为《送冯元通帅夔》。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表达对友人的怀念和赞扬,对其品德和事业成就给予高度评价。
“烈士志徇名,仁人思爱日。” 这两句点出了被送别者的英勇和仁心,他们不仅有着非凡的抱负,而且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冯公杖节归,颇全忠孝术。” 这里提到的“冯公”应是指被送别的人物,他手持官印回归,展现了他忠诚和孝顺的美德。
“狂童昔兆乱,天常几反易。” 这两句描绘出早年间的动荡时局,但天命不变,事态多次反复无常。
“大臣清国屯,公实预谋画。” 诗中提到的“大臣”以清廉之德治理国家,而被送别者则是筹划和谋略的实际执行者。
“白士为台郎,未省闻在昔。” “白士”可能指某位官员或士人,成为朝廷要职,但诗中并没有明确提及其是否了解过去的情况。
“义为轩冕重,功在钟鼎勒。” 这两句强调了被送别者对正义的坚守以及他们所取得的显著成就,这些都像高耸的车盖和刻有记号的钟鼎一样,被后人铭记。
“十载犹故官,念言为伊郁。”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被送别者在位多年依旧保持原职的怀念之情。
“迩来升宰士,式序期日夕。” “迩来”意味着时间流逝,而“升宰士”则是指官员晋升的典礼,诗人期待着能够按时完成这类重要仪式。
“囊封却复上,告去更甫力。” 这两句可能在描述某种正式文件或命令的传递过程,强调了执行这些命令所需的力量和决心。
“官荣岂不怀,志养不遑息。” 被送别者对其官职的荣耀怀有深厚的情感,同时也在不断培养自己的志向,不懈怠。
“顾我废蓼莪,日念扫茔域。” 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朋友远去的思念之情,每天都在回忆和审视那些曾经共同耕耘过的地方。
“公方咏南陔,肯为高官职。” “公方”可能是指被送别者的某种品德或行为,而他们也愿意为了更高的官位而努力。
“绝裾旧疑温,抗疏今师密。” 这两句描绘了过去的一段情谊依然温馨,同时现在的书信交流中充满了对师长的尊敬和秘密的交流。
“都门行饯君,视古无愧色。” 诗人在城门外为友人送行,并表示自己面对历史不会感到羞愧。
“柔甘既获奉,中外等事国。” 这两句可能在表达一种和谐与宽厚的态度,对内对外都能保持国家大事的平衡。
“虽是平生言,勉哉宣泽□。” 诗人最后表达了即便是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要努力去宣扬那些美好的教诲和影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