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抱野间意,而迫区中缘。
静无户庭出,行已兹地偏。
北堂(běi táng)的意思:指朝廷或官署的宫殿大堂,也比喻高官显贵的居所。
变化(biàn huà)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端,多种多样。
秉意(bǐng yì)的意思:秉持某种意见或立场;坚守某种态度或原则。
不迁(bù qiān)的意思:坚守原地,不移动或不变化。
不尽(bù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或没有限制
尘事(chén shì)的意思:指琐碎的事务或世俗的事物。
丹青(dān qīng)的意思:指绘画、写字等艺术创作。
对玩(duì wán)的意思:互相嬉戏、玩耍
耳目(ěr mù)的意思:指消息传达的渠道或途径。
仿像(fǎng xiàng)的意思:模仿像样,形容做作、不自然。
高深(gāo shēn)的意思:指知识、技术或思想等深奥难懂,超出一般人的理解能力。
合群(hé qún)的意思:指人们相互融洽、和睦相处,形容人与人之间关系良好,团结合作。
合欢(hé huān)的意思:指亲密的夫妻、恋人分别后的重逢,也用来形容亲密无间的友谊。
户庭(hù tíng)的意思:指家庭和睦、家风好。
化合(huà hé)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物相互融合、结合在一起。
会自(huì zì)的意思:自然而然地发生或变化
佳趣(jiā qù)的意思:指美好而有趣的事物或经历。
况乃(kuàng nǎi)的意思:更何况,何况
良工(liáng gōng)的意思:指技艺高超、工作出色的人。
渺绵(miǎo mián)的意思:形容声音或音乐轻柔、细微,如丝绸般柔软。
妙墨(miào mò)的意思:指写作、绘画等方面的技艺非常高超,出类拔萃。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区中(qū zhōng)的意思:指在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处于中间位置的地方或状态。
堂上(táng shàng)的意思:指在家庭或团体中的正式场合中,以长辈或上级的身份出席或主持会议、座谈等活动。
微物(wēi wù)的意思:微小的东西;极其细小的事物。
物外(wù wài)的意思:超越尘世的境界,指人们追求超脱物质欲望的心境。
萱草(xuān cǎo)的意思:指忠诚正直的人。
言象(yán xiàng)的意思:指言辞或文字所描绘的形象或景象。
意色(yì sè)的意思:指言辞或行动中所表现出的意图和情感。
已矣(yǐ yǐ)的意思:已经结束或已经完了
自宣(zì xuān)的意思:自我吹嘘,自夸自擂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区中缘(qū zhōng yuán)的意思:指处于两个地方、两个事物之间的中间地带或中间位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题画山水障》,是一篇描绘山水画并表达个人情感与审美观念的作品。诗中融合了对自然之美的赏析和内心世界的情感流露,展现出诗人的深邃情怀与高超的艺术鉴赏能力。
开篇“心累犹不尽,果为物外牵”,表明诗人内心积淀着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感,这些情感如同无形之线,将他与自然界紧密相连。接着,“偶因耳目好,复假丹青妍”则描绘了诗人通过观赏山水画来寻求内心的慰藉与美的享受。
“尝抱野间意,而迫区中缘”,诗人在自然间寻找灵感,但又被现实生活所束缚。然而,“尘事固已矣,秉意终不迁”表达了他对俗世纷扰的超然与内心世界的坚守。
“良工适我愿,妙墨挥岩泉”,赞美画家的高超技艺,如同自然界中泉水般流淌。诗人认为这种艺术创作能够与大自然和谐统一,“变化合群有,高深侔自然”。
接下来的“置陈北堂上,仿像南山前”,则是将画中的景象移植到现实生活中,仿佛在北堂之上就能感受到南山的壮丽。诗人享受这份静谧,“静无户庭出,行已兹地偏”,不愿意被打扰,只想沉浸于画中的世界。
“萱草忧可树,合欢忿益蠲”中,通过对植物生长的观察,诗人抒发了对生命成长与变化的思考。接着,“所因本微物,况乃凭幽筌”,强调了他对于自然之美的执着追求,以及在这种追求中获得心灵的安慰。
最后,“言象会自泯,意色聊自宣”表达了诗人通过艺术创作来传递内心情感和审美理念的愿望。全诗结尾“对玩有佳趣,使我心渺绵”,展现了诗人在山水画面前所获得的精神享受,以及这种享受如何深深地触动他的内心世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水画的描绘,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审美情趣,而且透露了他对于自然、艺术与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饭颗山头老面瘦,沈香亭北醉颜醒。
二豪诗骨已沦渊,谁能汲古出深井。
康侯天笔雕风骚,一蹴已过庐山高。
大鹏运海翔六翮,我岂能为腹背毛。
无妻牧犊子,带索荣启期。
予亦年七十,幸犹未至兹。
颇亦似陶翁,粗有五男儿。
乃父休官早,致汝恒苦饥。
挂冠六七闰,方当挂冠时。
治生了无策,惟耽酒与诗。
室人愧交谪,虽寿夫奚为。
后死信无益,固穷谅何悲。
东城追迹过西关,桥上纷纷送客还。
携酒踟蹰才水次,鸣珂躞蹀已云间。
摘茶贸食民尤窭,掘蕨烧畬土不閒。
细为明时问疲俗,往来亦足当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