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敌(bù dí)的意思:不及,不胜
冲锋(chōng fēng)的意思:勇往直前,奋勇向前冲刺。
低眉(dī méi)的意思:低下头,表示屈服、谦逊或畏惧。
奋勇(fèn yǒng)的意思:奋勇指的是勇往直前,积极努力,毫不退缩的精神状态。
见兵(jiàn bīng)的意思:见到敌人的兵器,形势紧急。
金刚(jīn gāng)的意思:形容人的意志坚强,不易动摇。
奈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法逃避的局面或境遇。
怒目(nù mù)的意思:形容目光怒视,愤怒的眼神。
菩萨(pú sà)的意思:指佛教中的菩萨,也用来形容心地善良、慈悲为怀的人。
瘟神(wēn shén)的意思:指引发瘟疫、疾病的神灵,也用来形容能带来灾祸或不幸的人或事物。
五瘟神(wǔ wēn shén)的意思:指引发疾病的五个神灵,比喻常常困扰人们的五种疾病或困难。
金刚怒目(jīn gāng nù mù)的意思:形容愤怒、气愤的表情或态度。
菩萨低眉(pú sà dī méi)的意思:形容人态度谦卑、恭敬,像菩萨一样低下头。
- 鉴赏
这首诗《下乡止斗偶成(其五)》由许南英在清末近现代初创作,通过对比“菩萨”与“金刚”的形象,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矛盾与冲突的深刻洞察。
首句“奋勇冲锋人杀人”,描绘了人们在冲突中不顾一切、勇往直前的激烈场面,暗含了暴力与杀戮的残酷现实。次句“见兵如见五瘟神”,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恐惧感,将士兵的形象比作带来瘟疫的恶灵,表现了人们面对暴力时的极度不安与恐慌。
接下来,“奈何菩萨低眉说,不敌金刚怒目瞋?”则引入了佛教中的象征,以“菩萨”和“金刚”作为对立面,菩萨代表慈悲与和平,而金刚则象征力量与愤怒。这一对比强调了在面对暴力冲突时,单纯的慈悲与和平难以对抗暴力的力量,暗示了解决社会冲突需要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智慧,以及可能需要采取更为坚定的态度来维护正义与和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对比,不仅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也体现了对于解决冲突之道的哲学性探讨,展现了作者的人文关怀与道德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拟东武曲二首·其一
甘泉烽火照黄昏,候骑骎骎入雁门。
光禄塞前逢夜月,黄龙城下见愁云。
隐隐轻雷逐车响,颜行使者乐相望。
劳军细柳尊亚夫,持节云中赦魏尚。
自从天子乐休牛,故障遗亭岂重修。
李广不生高祖世,岂得今封万户侯。
送常熟尉钱访
隽誉高乡品,仙姿并国游。
新恩绀纶绶,遗社酎金侯。
赋阁诸伧笔,尘缁倦客裘。
平明催棹鹢,几信候潮鳅。
下鼓莼萦箸,持螯酒溢瓯。
江南三月草,为子剩离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