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叩爱良托,空情谢深译。
初服傥有期,永愿庶可毕。
百岁(bǎi suì)的意思:形容人长寿,活到一百岁。
初服(chū fú)的意思:指刚开始穿戴上衣服,也比喻刚刚开始做某项工作或担任某个职务。
翻经(fān jīng)的意思:指对经书进行翻阅、研读。
梵钟(fàn zhōng)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悦耳。
何为(hé wéi)的意思:指询问某事物的真正含义或定义。
经世(jīng shì)的意思:指治理国家、处理世事。
千虑(qiān lǜ)的意思:形容一个人思虑周密,考虑问题非常细致。
沙门(shā mén)的意思:沙门指的是佛教中的僧侣,也可泛指修行者或学者。
石心(shí xīn)的意思:指人心如石,冷酷无情,没有一点同情心和怜悯之情。
所适(suǒ shì)的意思:适合于特定的条件或环境。
投石(tóu shí)的意思:指用小石头攻击大敌人,比喻用微不足道的力量攻击强大的敌人。
行路(xíng lù)的意思:指人在生活中行走、行动的过程。
轩冕(xuān miǎn)的意思:指君主即位后,戴上皇冠,穿上龙袍,举行隆重的加冕典礼,成为国家的统治者。也比喻最高权力的象征。
与同(yǔ tóng)的意思:与同指的是与人和谐相处,互相友爱、互相帮助。
云兴(yún xīng)的意思:形容事物迅速兴起、蓬勃发展的样子。
支许(zhī xǔ)的意思:指人言辞繁琐,说话拐弯抹角,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思。
这首诗《从僧简经说难》由明代诗人皇甫濂所作,通过诗中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佛教文化的独特见解。
首句“少乏经世姿,长逢行路迫”,诗人自谦年轻时缺乏处理世事的能力,却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不断遭遇各种压力和挑战。这种自我反思,体现了诗人对自身经历的深刻理解与接纳。
接着,“何为百岁间,坐使千虑积”一句,诗人感叹人生短暂,却因种种思虑而积累了许多烦恼。这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内心世界复杂性的洞察。
“薄从沙门游,聊与同所适”表明诗人虽不完全认同佛教,但愿意与僧侣一同探索生活的意义。这一行为展现了诗人开放的心态和对不同思想的包容性。
“风远水木华,云兴梵钟夕”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远处的风声、树木的华美、傍晚时分云层的升腾与寺庙中的梵钟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寻求平静与解脱的象征。
“委叩爱良托,空情谢深译”表达了诗人将情感寄托于佛法,试图通过佛教的教义来解答内心的疑惑与困惑。同时,诗人也对深入解读佛法持保留态度,可能认为直接体验与感受更为重要。
“曾是投石心,对尔翻经席”暗示了诗人曾经有过尝试改变或影响他人的想法,但最终选择了倾听和理解。这反映了诗人从自我中心转向对他者理解和尊重的过程。
“乃协支许怀,焉贵轩冕客”表明诗人认为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外在的权势与地位(轩冕客),而是内心的平和与智慧(支许怀)。这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重新审视和对内在精神追求的重视。
最后,“初服傥有期,永愿庶可毕”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抱有希望,期待能够实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不仅是对个人愿望的表达,也蕴含着对人生终极目标的探索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与僧侣的互动,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内心的平静、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社会角色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哲学和对佛教文化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