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誇舌在终可图,肯向明时惭达者。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时 仲 西 归 宋 /李 新 挂 书 牛 角 来 东 都 ,短 小 不 长 五 尺 余 。龙 章 凤 姿 蕲 见 用 ,回 叱 关 吏 身 无 繻 。志 如 鹗 气 虎 ,整 束 衣 冠 诧 齐 鲁 。膏 油 继 晷 不 识 眠 ,虀 盐 充 肠 久 味 苦 。尔 来 试 拟 观 国 宾 ,势 笔 四 顾 旁 无 人 。刘 蕡 射 策 不 中 彀 ,何 蕃 如 家 知 有 亲 。不 平 豪 华 愤 四 五 载 ,虚 老 身 姓 三 十 春 。杜 门 读 书 破 万 卷 ,终 教 此 道 淳 乎 淳 。行 行 雪 霜 寒 凝 野 ,侵 星 据 鞍 跨 羸 马 。妻 子 评 郎 被 褐 还 ,玉 柱 机 头 差 不 下 。但 夸 舌 在 终 可 图 ,肯 向 明 时 惭 达 者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被褐(pī hè)的意思:指穿着褐色衣服的人,比喻贫困、低微的境况。
不中(bù zhōng)的意思:不中有中。
不下(bù xià)的意思:不少于、不低于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不平(bù píng)的意思:指不公平、不公正的情况或心理状态。
充肠(chōng cháng)的意思:形容非常满足,充实。
东都(dōng dōu)的意思:东都是指古代中国的首都,也可指现代中国的北京。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地方繁华昌盛,人口众多,文化底蕴深厚。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杜门(dù mén)的意思:闭门不出,不与外界交往。
短小(duǎn xiǎo)的意思:短小指的是长度或时间短、体积小、内容简洁的特点。
尔来(ěr lái)的意思:自从那时以来;从那个时候开始。
凤姿(fèng zī)的意思:指女子姿态优美,仪态端庄。
膏油(gào yóu)的意思:形容非常富有或者享受奢华的生活。
观国(guān guó)的意思:观察国家的状况,了解国家的发展和变化。
关吏(guān lì)的意思:指官吏、官员。也可指官府、官署。
国宾(guó bīn)的意思:指国家接待外国贵宾的人或事物。
继晷(jì guǐ)的意思:继承前人的智慧和成就。
据鞍(jù ān)的意思:指依靠马鞍,比喻依靠权势或地位,占据主导地位。
老身(lǎo shēn)的意思:指年老的身体。
龙章(lóng zhāng)的意思:指文章或书法的气势雄伟,声势煊赫。
明时(míng shí)的意思:明时意为明天的时候,也指将来的时候。
牛角(niú j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的形状像牛角,也用来比喻事物的形状奇特或者不容易变化。
妻子(qī zi)的意思:指已婚女子,与丈夫共同生活并相互扶持的女性。
侵星(qīn xīng)的意思:侵犯、侵害星星,形容欺凌弱小或不可一世的行为。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射策(shè cè)的意思:指发出妙计或高明的计策。
霜寒(shuāng hán)的意思:指寒冷的天气,也用来形容人的心情冷淡。
四顾(sì gù)的意思:四处看望、环顾四周
五尺(wǔ chǐ)的意思:指身材高大,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身材高大健壮。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向明(xiàng míng)的意思:向着明亮的方向前进,意味着积极向上、追求进步。
行行(xíng xí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都很出色、很好。
虚老(xū lǎo)的意思:形容年纪虽老,但实际上身体仍然健康,活力充沛。
雪霜(xuě shuāng)的意思:形容寒冷冰冻的天气。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有亲(yǒu qīn)的意思:有亲指与某人有亲戚关系、亲近的关系。
玉柱(yù zhù)的意思:比喻道德高尚、品行端正的人。
整束(zhěng shù)的意思:整理、整顿
执笔(zhí bǐ)的意思:执笔指握笔写字,也可以引申为担任写作或创作的工作。
龙章凤姿(lóng zhāng fèng zī)的意思:指人的容貌、姿态或品质优美出众,具有高贵、典雅的风度。
读书破万卷(dú shū pò wàn juǎn)的意思:通过阅读大量的书籍来积累知识和提高自己的素质。
- 翻译
- 挂着书卷来到东都,身材矮小不足五尺余。
期待着能以龙凤之姿被任用,呵斥守关官员,衣着朴素无华丽。
志向如秋天的猎鹰,气势如猛虎,穿戴整齐,让齐鲁之人惊讶。
日夜苦读,不知疲倦,粗茶淡饭,生活艰辛,滋味苦涩。
如今尝试以国士的身份观察,握笔四顾,身边无人。
刘蕡科举落第,何蕃在家深知亲情。
多年抱不平,心中充满愤慨,青春虚度,已过三十。
闭门苦读,遍览万卷,只为使学问纯厚。
踏雪冒霜,寒夜骑着瘦弱的马前行。
妻子儿女评价我衣衫褴褛归来,织布机上的工作也暂时放下。
只因口才尚在,未来仍有希望,怎会向显达之人自惭形秽。
- 注释
- 挂书:携带书籍。
牛角:古人常挂在牛角上便于携带。
东都:洛阳。
龙章凤姿:比喻人的仪表出众。
见用:被任用。
回叱:呵斥。
繻:华美的衣服。
志如秋鹗:志向坚定。
气如虎:气势威猛。
射策: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方式。
中彀:射中靶心。
杜门:闭门不出。
淳乎淳:淳厚。
侵星:拂晓时分。
据鞍:骑在马背上。
玉柱机头:织布机。
差不下:停下。
誇舌:夸赞口才。
图:期望。
惭达者:对显达之人感到惭愧。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新的《送时仲西归》,是一篇表达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的诗作。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友人品格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朋友即将归去的不舍之情。
诗的开篇“挂书牛角来东都”便设定了一种学者或文人的生活场景,书籍如同伴侣随身,显示出主人公的文化素养和对知识的渴望。紧接着的“短小不长五尺馀”则是对主人公体貌的一种刻画,这里的“短小”并不仅指身体的高度,更隐喻着其谦逊和低调的性格。
诗中的“龙章凤姿蕲见用,回叱关吏身无繚”表达了对时仲西品德高尚、才华横溢的赞赏。龙和凤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尊贵和美好,这里用来形容时仲西的气质和文章,显示出诗人对其才能的高度评价。
“志如秋鹗气如虎”则是直接描写主人公坚定的意志和勇猛的气概。秋天的鹗(一种大鸟)象征着坚韧不拔,而虎则代表着力量与勇气,这两者结合,形象地展现了时仲西不屈不挠的精神。
“整束衣冠诧齐鲁”这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时仲西严于律己、注重仪容的赞许,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个人品味和对传统礼教的尊崇。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对主人公日夜攻读书籍、不眠不休以及对国家大事的关心来进一步刻画其形象。这些描述都传达了时仲西勤勉好学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刘蕡射策不中彀,何蕃如家知有亲”则是通过历史上的隐喻(刘蕡射策)来表达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时仲西家的了解和对其家族背景的认同。
“不平豪愤四五载,虚老身姓三十春”则是诗人的自我反省。这里,“不平”的“豪愤”指的是诗人对于世事的不满和个人的抱负未能实现的遗憾;而“四五载”、“三十春”则是时间的流逝,暗示着个人生命中岁月的积累和成长。
最后,“杜门读书破万卷,终教此道淳乎淳”表达了诗人对时仲西学问渊博、品德高尚的赞美。这里的“杜门”指的是著名文学家杜甫之门,也隐喻着深邃的学问;而“破万卷”则是形容其博览群书,学识渊深。
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的描写,如雪霜、寒凝野、侵星据鞍跨羸马等,营造了一种萧瑟孤寂的氛围,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朋友离别时的心情。
“妻子评郎被褐还,玉柱机头差不下”则是通过家室生活中的细节来表达对友人的关切和期待。这里,“妻子评郎”表明了家庭成员对于即将离去的友人有一番评价;而“玉柱机头差不下”则是一种精致的手工艺品,用以形容时仲西的文章或手书,显示出诗人对其才华的高度认可。
最后,“但誇舌在终可图,肯向明时惭达者”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友人的离别虽然感到惋惜,但还是希望能够在未来某一天重逢,并承诺会有更好的成就来证明自己的决心和能力。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李新对时仲西深厚的友情,而且也通过对自然景物、个人品格及学问才华的描绘,展示了宋代文人之间的情谊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