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笔下(bǐ xià)的意思:指文学作品中的描写或刻画。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传授(chuán shòu)的意思:传授指传递、教授知识、技能或经验给他人。
而立(ér lì)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的年龄。
法书(fǎ shū)的意思:指法律、法规的书籍,也用来比喻遵守法律的行为。
斧藻(fǔ zǎo)的意思:指才能出众的人或事物,比喻在某个领域中非常杰出的人或物。
槐花(huái huā)的意思:形容事物短暂如槐花一样,转瞬即逝。
家乡(jiā xiā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出生地或长大的地方。
讲道(jiǎng dào)的意思:指讲述道理、教导人们的言辞。
蛟龙(jiāo lóng)的意思:指神情威武、气势磅礴的样子。
锦绣(jǐn xiù)的意思:形容美丽绚丽的景色或事物。
金台(jīn tái)的意思:指皇帝的宝座,也用来比喻权力和地位。
举子(jǔ zǐ)的意思:指选拔人才或推荐有才能的人担任重要职务。
立年(lì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能够立即行动,有所作为。
名场(míng chǎng)的意思:指名声显赫的地方或场所。
擅名(shàn míng)的意思:以某种特定的技艺或才能而闻名
相传(xiāng chuán)的意思:据传说;根据传统
胸中(xiōng zhōng)的意思: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或抱负。
绣肠(xiù cháng)的意思:形容文笔优美,修辞华丽的文字。
学校(xué xiào)的意思:学校是指为学生提供教育和培训的机构。它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地方,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社交技巧的场所。
早已(zǎo yǐ)的意思:早已表示某个动作或状态在过去就已经完成或存在。
锦绣肠(jǐn xiù cháng)的意思:形容文采斐然,才情出众。
- 注释
- 髭:胡须。
擅名场:在名声场上出类拔萃。
法书:书法。
蛟龙:比喻书法的气势。
□:此处可能缺失文字,需要根据上下文推断。
□句:此处可能缺失文字,需要根据上下文推断。
斧藻:治理教育。
枌榆:榆木,代指故乡。
卜舍:选择居所。
□□:此处可能缺失文字,需要根据上下文推断。
讲道:传授儒家经典。
槐花:古代科举考试时,槐花盛开,象征考试季节。
- 翻译
- 三十岁前胡须还未长全,金台早已在名声场上独占鳌头。
书法笔下犹如蛟龙舞动,满腹经纶如锦绣般丰富。
治理教育一州之事专门负责,学校附近是我故乡的榆木屋舍。
儒家经典在这里代代传授,不只关乎科举考试的忙碌时光。
-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朋友离别的思念和对学术交流的期待的诗。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年轻时就已有所成就,并且擅长于文学艺术,来表明自己的才华和抱负。
"而立年前髭未长,金台早已擅名场。"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的青年时代,就在胡须尚未长成之时,他的名字便已经在文学界响当当,这表明了他很早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
"法书笔下蛟龙□,□句胸中锦绣肠。" 这两句强调诗人对经典文献有深厚的造诣,并且能将学问融会贯通,表现出他内在的文化修养和文学素养。
"斧藻一州专学校,枌榆卜舍近家乡。" 这两句则是说诗人在某个地方教授学问,他的住所也离自己的家乡不远,这可能隐含着对故土的情感和对教育事业的投入。
"□□讲道相传授,不在槐花举子忙。"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与丘正之先生(海盐州教授)能够共同探讨学问,交流思想,即使在繁花盛开、孩子们嬉戏玩耍的时节,也不愿错过这份相聚和传授知识的机会。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过去,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学术事业的重视,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金缕曲.芝姊周期有感
一别经年矣。问黄泉、芳魂缥缈,与谁相倚。
剪纸招来招未得,空对冷清清地。
更觉得、埋愁无计。
悔不当初休识面,到而今、少了伤心事。
挥洒尽,两行泪。今宵我已拚憔悴。
况又是、敲窗风雨,助人闷意。
怎及软红尘里客,终日醉生梦死。
浑莫解、相思滋味。
若解相思多薄命,道君生、也受情痴累。
知己感,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