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声(biān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非常轻微,几乎听不到。
车马(chē mǎ)的意思:指车马奔驰,形容忙碌、繁忙的场景或生活。
春辉(chūn huī)的意思:指春天的光辉和美好景色。
烽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或战乱时期,战火四起,烽烟弥漫的景象。
汉月(hàn yuè)的意思:指农历十二月份的月亮,因其明亮而美丽,常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
胡笳(hú jiā)的意思:指悲伤的笛子声音,形容哀怨、悲伤的情感。
郡兵(jùn bīng)的意思:指官府所派遣的地方军队,也用来形容官员的武力。
辽阳(liáo yáng)的意思:形容言语辞令犀利,能言善辩。
六郡(liù jùn)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东汉末年,六个郡县的地方官员联合起来抵抗外敌的行动。
漠北(mò běi)的意思:指远离中心地带、荒芜无人的北方地区。
前箸(qián zhù)的意思:指前一只筷子,比喻先到的人或事物,也可以指排在前面的人或事物。
升平(shēng píng)的意思:指国家安定,社会和谐,没有战乱和动乱的状态。
朔方(shuò fāng)的意思:指边疆地区或北方荒凉之地。
威名(wēi míng)的意思:指声誉显赫,威望很高的名声。
绣斧(xiù fǔ)的意思:指对于精美的东西进行雕琢、装饰,反而破坏了它原有的美感和实用性。比喻过分装饰使事物失去本来的朴实和实用。
烟尘(yān chén)的意思:指烟雾和尘土,也比喻战争、纷争等带来的烟尘扰乱的景象。
指顾(zhǐ gù)的意思:指望、依靠。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将领孙湛明征讨西境的壮阔场景。首句“朔方昨岁起边声”开篇即渲染出边境紧张的氛围,紧接着“绣斧亲徵六郡兵”一句,生动展现了将军亲临前线,率领大军出征的英勇形象。接下来,“漠北烟尘归指顾,征西车马藉威名”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将军指挥若定,所向披靡的威武气势。
“胡笳夜静昆邪塞,汉月春辉策勒营”描绘了战场上的宁静与壮丽,夜晚的胡笳声与明亮的汉月共同构成了独特的边塞景象,而“犹有辽阳烽火在,还将前箸赞升平”则表达了战争虽未完全结束,但诗人对国家和平的期待和祝愿。整首诗以豪迈的笔触,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胜利的荣耀,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安定的深深期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