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岘山》
《岘山》全文
清 / 刘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当涂典午纷纭西蜀山川付暮云。

我到岘山无泪洒,秋风曾拜卧龙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当涂(dāng tú)的意思:指人的行为有失常理,做出不合适的事情。

典午(diǎn wǔ)的意思:指事物达到极点或高峰。

纷纭(fēn yún)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复杂、纷杂。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山川(shān chuān)的意思:山川指的是山和河流,代表着自然景观。

蜀山(shǔ shān)的意思:指遥远神秘的地方,也指人们向往的理想境地。

卧龙(wò lóng)的意思:指隐藏在某个地方,暂时不表现出来的人才或潜力。

西蜀(xī shǔ)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四川地区,也用来形容人或事物与四川地区有关。

岘山(xiàn shān)的意思:指高山或险峻的山岭。也用来形容事物高耸、险峻。

鉴赏

这首诗《岘山》由清代诗人刘震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与情感,描绘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感慨。

首句“当涂典午事纷纭”,开篇即以“当涂”二字点明地点,暗示历史背景,而“典午”则暗指朝代更迭,以“事纷纭”三字描绘出历史变迁中的复杂与混乱,为全诗奠定了沉重的历史氛围。

次句“西蜀山川付暮云”,将视线转向遥远的西蜀之地,以“山川”象征历史的广阔与深远,“付暮云”则寓含着历史终将逝去,如同日落时分的云彩,既壮丽又略带悲凉,进一步深化了历史感伤的主题。

后两句“我到岘山无泪洒,秋风曾拜卧龙坟”,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岘山,作为三国时期诸葛亮隐居之地,此处“无泪洒”表达了诗人面对历史英雄的内心平静与敬仰,而非单纯的哀伤。而“秋风曾拜卧龙坟”则以具体行动展现了对诸葛亮的深切缅怀,秋风象征时间的流逝,卧龙坟则是诸葛亮的墓地,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也体现了诗人对诸葛亮智谋与忠诚的崇高评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历史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过去辉煌与逝去英雄的深刻反思,以及对时间流转与历史变迁的感慨。

作者介绍

刘震
朝代:明   字:道亨   号:励斋   籍贯:明江西安福   生辰:1434—1501

成化八年进士第二。授翰林编修,进侍讲,累迁南京国子监祭酒。严课试,济寒士,节公用以修南监舍。有《双溪集》
猜你喜欢

和曾俊臣

沉醉无期即是乡,暂偷闲卧老僧床。

纵游籍草花垂酒,陈迹题诗蜗篆梁。

故国山川皆梦寐,天涯形貌各昂藏。

芭蕉叶上三更雨,一阵疏来一阵狂。

(0)

山居即事·其七

掩户闲攲枕,身心俱寂然。

蹉跎已甘分,游息或谈玄。

独得万古意,何劳百响煎。

功名与世事,欲问即攀缘。

(0)

浩西堂见和因再用韵·其五

每惭疏散为吟诗,说破当知未大奇。

似此误人多少事,如何两鬓不成丝。

(0)

题秋堂四兰·其三雨

娥英吊舜于九疑,泣泪如雨。佩玉零乱,半委尘泥。

愚恐离骚九歌,曲尽其哀,香魂冷而卒难拈也。

(0)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十二

秋气肃金,秋旸鏖战。

林间秋叶片片凋零,砌下秋虫声声凄怨。

满眼听不闻,满耳觑不见。

听得闻,觑得见,声前句后新罗箭。

(0)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八十六

瞿昙丑恶,临死犹多。

足下轮辐显露,胸前卐字揩磨。

抱桥澡洗,寄帽投河。

举世无人援手得,竟随残梦入无何。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