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璧(bái bì)的意思:指无暇的美玉,也比喻纯洁无瑕的人或事物。
得路(de lù)的意思:获得成功或取得进展,找到正确的方法或方向。
登场(dēng chǎng)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首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或特定场合中。
各自(gè zì)的意思:各自指每个人或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状况或意见。
官场(guān chǎng)的意思:指政府机关中的官员们所构成的社会圈子,也泛指官员们所从事的政治活动。
何常(hé cháng)的意思:没有特定的含义,常用于修辞或修辞句中。
可知(kě zhī)的意思:可以知道,能够了解或明白的意思。
宽饶(kuān ráo)的意思:指宽容、宽大、宽恕、宽容大度的意思。
牵线(qiān xiàn)的意思:指通过撮合、介绍等方式促成他人的交往、合作、恋爱等关系。
容容(róng róng)的意思:容貌端庄美丽,仪态优雅。
儒冠(rú guān)的意思:指儒家学者的帽子,引申为指儒家士人的身份和学问。
仕宦(shì huàn)的意思:仕宦是指担任官职,从事政务。
世路(shì lù)的意思:指人生道路、社会环境或人际关系。
头颅(tóu lú)的意思:头部,脑袋。
突梯(tū tī)的意思:突然出现的机会或途径
纨绔(wán kù)的意思:指某人过于放纵奢侈,不务正业,不思进取。
谐隐(xié yǐn)的意思:指言辞或语句中运用谐音、暗示等手法,巧妙地表达出含蓄或隐晦的意思。
醒狂(xǐng kuáng)的意思:形容酒醉后清醒的疯狂状态。
知己(zhī jǐ)的意思:指真正了解自己、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
自强(zì qi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不断努力自强,不停止追求进步。
- 鉴赏
这首诗《述怀二十首(其三)》由清代诗人何栻所作,通过对比与反思,表达了对社会现象和个人处境的深刻洞察。
首句“容容白璧复何常”,以“白璧”比喻纯洁无瑕的品质,却言其“复何常”,暗示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保持本真不易。接着“纨绔儒冠各自强”,将“纨绔”与“儒冠”并列,前者指富贵子弟的奢华生活,后者指读书人的正统形象,两者看似对立,实则都在各自的领域追求卓越,展现出个体在不同环境下的生存策略。
“世路突梯纷得路,官场牵线互登场”两句,描绘了社会上各种人为了追求成功而采取的不同手段,无论是通过个人努力还是借助他人之力,都体现了社会竞争的激烈和复杂性。这里既有对现实的讽刺,也暗含对人性的探讨。
“愿从曼倩称谐隐,敢道宽饶是醒狂”引用了两位历史人物的故事,西汉的东方朔(曼倩)以其机智幽默著称,选择隐居以保全自己;东汉的宽饶则因直言进谏而被视为狂妄。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这两种生活方式的思考,既欣赏东方朔的智慧与避世,又对宽饶的直率有所认同,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
最后,“仕宦头颅可知己,翻愁四十尚为郎”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仕途生涯的自我认知与忧虑。诗人意识到自己已经步入中年,仍在官场挣扎,不禁感到困惑与不安。这不仅是对自己现状的感慨,也是对人生价值与追求的深度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朱四郊墅
菌阁平窥倚杵天,绮塍鳞隰逗春泉。
谁将六国黄金印,拟换东周二顷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