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白菊二首·其二》
《白菊二首·其二》全文
清 / 曹家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勉持傲骨蹉跎,曾向南阳井上过。

木叶脱时惊岁晚,一天霜月夜寒多。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傲骨(ào gǔ)的意思:指人的骨气高傲,不屈服于困难或压力。

蹉跎(cuō tuó)的意思:指浪费时间、虚度光阴。

木叶(mù yè)的意思:指人的名声或事物的声誉,如同树叶一样轻飘飘,容易被风吹落,形容不牢固、不可靠。

南阳(nán yáng)的意思:指人物志向远大,有抱负,有雄心壮志。

霜月(shuāng yuè)的意思:霜月指的是农历十月,因为这个时候天气寒冷,霜冻开始出现。

一天(yì tiān)的意思:指极短的时间或极小的数量。

月夜(yuè y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和夜色,常用来形容夜晚的美丽和宁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白菊的欣赏与感慨,通过白菊这一意象,表达了对岁月流逝、人生迟暮的深沉思考。

首句“勉持傲骨补蹉跎”,诗人以白菊自比,虽历经岁月的磨砺,仍保持坚韧不屈的品格,试图弥补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遗憾。这句诗展现了诗人面对时间的无奈与不甘,以及对自我价值的坚持。

次句“曾向南阳井上过”,借用了典故,南阳井是古代传说中诸葛亮隐居之地的象征,这里暗示诗人曾经有过追求理想、渴望成就的过往,但最终选择了归隐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第三句“木叶脱时惊岁晚”,以秋天落叶的景象比喻时光的匆匆流逝,木叶的脱落让诗人感到岁月已晚,流露出一种对时间飞逝的感慨和对青春不再的哀叹。

最后一句“一天霜月夜寒多”,描绘了一幅秋夜霜月的凄美画面,霜月的寒冷不仅指自然界的温度,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悲凉。整句诗营造出一种凄清、幽冷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白菊这一意象,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生迟暮的感慨,以及在面对时间无情流逝时的坚韧与反思。

作者介绍

曹家达
朝代:清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猜你喜欢

姑苏台

麋鹿应知易代频,《吴趋》谁唱不堪闻。

捧心台暗梨花月,抉目门深薜荔云。

江阅水犀欧冶剑,气腾金虎阖庐坟。

计然己死鸱夷逝,寂寞五湖西日曛。

(0)

古采莲曲

长安女儿淑且浓,日日采莲溪水中。

笑插荷花照溪水,韶容欲与花争红。

溪中荷花深几许,溪上时时闻笑语。

红酣绿缛不见人,应在荷花更深处。

归时夜凉溪水清,扣舷踏歌荡桨行。

荷叶盖头花㔩鬓,溪上月明潮已平。

(0)

春草

和烟和雨碧萋萋,岁岁长亭照客衣。

春风陌上轮蹄满,莫问王孙归不归。

(0)

山行雨中二首·其二

入城过新雨,路静市人稀。

吾家林塘间,水鸭狂欲飞。

门阑稚子笑,隔树见翁归。

何人无此乐,颓暮乐知希。

(0)

登寿乐山

地土临边塞,城池压古今。

虽多坏宫阙,尚有好园林。

绿树攒攒密,清风阵阵深。

日游仙岛上,高视八纮吟。

(0)

丁亥四月十四日陪尚书公泽民游祥符寺分得煖字

芙蓉六六森如铲,乘舆登临寄疏散。

绿沈灵湫老龙蛰,翠护祇园新竹短。

山乐鸣空石洞寒,金鸡舐鼎丹炉暖。

藓瘢拂拭读残碑,一浴灵泉客尘浣。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