欻作金一道,碧际腾铜钲。
惜哉片黑在,不恣朱华明。
君言昔跻岱,天宇廓以清。
我屡蹑此眺,风霾或迷程。
少俟安可知,沧尘亦已平。
未辞衣露重,幸养腰脚轻。
北向(běi xiàng)的意思:向北方前进,表示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追求进步。
不居(bù jū)的意思:不停留、不久留、不停宿
侧身(cè shēn)的意思:侧身指的是身体稍微倾斜或转动。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风霾(fēng mái)的意思:指大风和沙尘天气造成的浓雾,也用来比喻社会或环境的恶劣状况。
高望(gāo wàng)的意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的期望很高。
可知(kě zhī)的意思:可以知道,能够了解或明白的意思。
目力(mù lì)的意思:指眼睛的力量和视觉的能力。
南征(nán zhēng)的意思:南征是一个表示向南征战或征服南方的成语。
培塿(péi lǒu)的意思:培养和训练人才。
青红(qīng hóng)的意思:指色彩鲜艳的颜色,也用来形容事物的美丽和光彩。
秋晏(qiū yàn)的意思:指秋天的夜晚,指夜晚时分的宁静和安详。
三山(sān shān)的意思:形容事物数量多、庞大。
神京(shén jīng)的意思:指京城,特指北京。
石鼓(shí gǔ)的意思:指古代的石制乐器,用来表示音乐的美妙和欢乐。
霜寒(shuāng hán)的意思:指寒冷的天气,也用来形容人的心情冷淡。
天宇(tiān yǔ)的意思:天宇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用来形容广阔无边的天空。它代表着宇宙的辽阔和无限的可能性。在引申意义上,天宇也可以表示某人的抱负和志向。
相挈(xiāng qiè)的意思:相互搀扶,一同前进。
腰脚(yāo jiǎo)的意思:指一个人的体力和精力状态,也指事物的基础和根本。
一道(yī dào)的意思:指同一方向或同时发生的事物。
峥嵘(zhēng róng)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气势雄伟的样子。
朱华(zhū huá)的意思:指华丽、美丽的外表或装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陪同刘漳州溎煜登大顶峰观日的过程,以及对过往游历的回忆与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历史往事的追忆。
首句“老守不居郡,秋晏仍南征”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活动背景,他作为官员,虽已年老,却依然坚守职责,秋季傍晚时分,仍前往南方巡视。接着,“欲乘观日兴,登高望神京”表达了诗人对观赏日出的期待和对京城的向往之情。
“三山培塿耳,爱此石鼓晴”一句,诗人将三山比作小土丘,表达了对眼前景色的喜爱。接下来,“霜寒月挂树,相挈波峥嵘”描绘了霜寒月夜的美景,月光洒在树梢,波涛汹涌,营造了一种壮丽而又孤寂的氛围。
“候久目力疲,青红稍前迎”写出了等待日出时的耐心与疲惫,但随着曙光初现,诗人感到一丝欣喜。“欻作金一道,碧际腾铜钲”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日出的光芒比作金色的光束,从碧绿的天际中升起,如同铜钲般响亮。
“惜哉片黑在,不恣朱华明”表达了对日出瞬间短暂的遗憾,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君言昔跻岱,天宇廓以清”转而回忆起朋友过去登泰山的经历,天空广阔而清澈。
“我屡蹑此眺,风霾或迷程”则表达了诗人自己多次在此处眺望,有时被风沙遮挡视线,难以辨认方向的感受。“少俟安可知,沧尘亦已平”暗示了等待与变化,未来不可预知,但经历了沧海桑田后,一切或许会变得平静。
最后,“未辞衣露重,幸养腰脚轻”表达了即使衣衫湿透,也庆幸身体轻盈,能够继续前行。“侧身更北向,薆然万山横”则以侧身向北,万山横亘的形象结束全诗,寓意深远,既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南士如君几,妙处方寸境。
撑肠五千卷,落笔擅三影。
喜谈狂朱云,耻作谀谷永。
忧时点髭雪,未肯疏镊镜。
摩挲匣中龙,起视斗牛耿。
每同画灰语,寒夜僮仆屏。
吾侪期岁晏,世俗任炎冷。
江亭挥别酒,谑笑斗机警。
景文兄弟情,亩异禾同颖。
日边多便驿,频书来越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