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敝庐(bì lú)的意思:指破旧的屋子,也用来比喻贫寒的家庭。
晨昏(chén hūn)的意思:指天明和天黑的时候。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孤帆(gū fān)的意思:指独自行动或独自承担风险。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犁锄(lí chú)的意思:指耕犁和锄头,比喻辛勤耕耘、努力工作。
旅食(lǚ shí)的意思:指在旅途中吃饭,也泛指旅途中的食宿。
南海(nán hǎi)的意思:指南方的海洋,也可用来比喻广阔无边的事物。
萍蓬(píng péng)的意思:指无根无实际依托的东西,形容无所依靠或无固定归属的状态。
秋雨(qiū yǔ)的意思:秋天的雨。
湫隘(jiǎo ài)的意思:形容地势狭窄、险要。
上书(shàng shū)的意思:上书是一个动词成语,指的是将文字写在书籍、文件等物品上面。
生计(shēng jì)的意思:
◎ 生计 shēngjì
(1) [means of livelihood]∶谋生的办法
教育是为生活而不仅仅为生计作准备,是为生存而不是为谋生作准备
(2) [living]∶生活的状况
但伙计本非仇敌,生计艰难,要求提高待遇,也正是人情之常。——柯灵《遥夜庥》
(3) [plan] ∶谋划;产生计策
事生谋,谋生计。——《鬼谷子》天末(tiān mò)的意思:指天空的尽头或边际。
无知(wú zhī)的意思:指那些缺乏知识或者不了解实际情况的人常常不会有所顾虑,因为他们对危险或者困难一无所知。
西京(xī jīng)的意思:西京是指古代中国汉朝和唐朝时期的首都长安,用来形容地位高大、气势雄伟的城市或地方。
先人(xiān rén)的意思:指已故的祖先或前辈,也可泛指过去的人。
虚子(xū zǐ)的意思:指自命不凡、虚夸自大的人。
云梦(yún mèng)的意思:指虚幻的梦境或幻想。
知己(zhī jǐ)的意思:指真正了解自己、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
子舍(zǐ shè)的意思:子女离家,舍不得分离。
武昌鱼(wǔ chāng yú)的意思:形容人的才华、智慧或技能在某一领域中的出类拔萃。
- 鉴赏
这首诗《春日有感》由清代诗人张问陶所作,通过描绘春日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与思考。
首联“萍蓬生计让犁锄,湫隘先人有敝庐”,以“萍蓬”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与“犁锄”、“湫隘”(低矮狭小)的故居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无奈与对过往生活的怀念。
颔联“秋雨孤帆云梦雁,春风旅食武昌鱼”,运用了秋雨、孤帆、云梦雁和春风、旅食、武昌鱼等意象,分别代表了孤独与漂泊、归宿与期待的情感。秋雨中的孤帆与云梦雁象征着离散与思念,而春风中的旅食与武昌鱼则寄托了对安定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颈联“虞翻南海无知己,贾谊西京未上书”,引用了历史人物虞翻和贾谊的故事,借以表达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缺乏知音、未能实现抱负的感慨。虞翻虽为南海人却无知己,贾谊虽才华横溢却未能在西京施展抱负,诗人以此自比,流露出内心的苦闷与不平。
尾联“万里白头虚子舍,晨昏天末近何如”,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诗人身处万里之外,年华已逝,却仍漂泊无定,对是否接近家乡感到困惑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历史典故的引用,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社会环境以及内心情感的复杂感受,展现了其深沉的忧思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春月歌
睛风初暖溪光紫,杨柳风轻吹不起。
迢迢璧月背云飞,摇荡春云映春水。
春水涵空倒碧天,金波微定影初圆。
花趺红敛垂珠露,叶底苔平缀玉钱。
可怜月落留难住,可惜春光来复去。
昨日梨花巳起风,何时柳絮还粘树。
柳絮梨花早岁春,芳郊草软素光匀。
绿窗竹叶飘鸾尾,白袷落英照锦鳞。
当时不解留春在,月落月生春易改。
胡蝶香迷梦不成,碧桃花褪芳谁采。
采芳踏月当年客,双鬓银丝欺素魄。
婵娟不解古今愁,斜转空山荡轻碧。
满庭芳.丙戌立春,是日除夕
银烛有情,今宵无限,难留一霎黄昏。
频催玉漏,街鼓促香尘。
旧恨肯随腊尽,新烦恼、休更重增。
鸳枕梦,时惊爆竹,春逐晓云生。
当年娇小日,屠苏争饮,肯让它人。
紫钗花胜子,镜里宜春。
转眼韶华偷换,回头念、往事浮云。
而今瘦,梅花堪并,罗绮也难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