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郊 行 至 天 王 院 宋 /李 流 谦 郊 行 不 欲 经 城 市 ,厌 见 尘 沙 漠 漠 黄 。响 树 蜩 螗 凭 晚 吹 ,绕 陂 凫 鹜 占 残 阳 。青 山 与 世 久 相 绝 ,修 竹 於 人 未 易 忘 。下 马 招 提 揖 僧 话 ,始 如 尘 境 有 仙 乡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阳(cán yáng)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前的残余余晖,也比喻衰老、衰败的景象。
尘沙(chén shā)的意思:指尘土、沙土,也比喻微小琐碎的事物。
尘境(chén jìng)的意思:尘境指的是尘土飞扬的世间,也比喻纷繁浮躁的世俗之地。
城市(chéng shì)的意思:指城市里的繁忙和喧嚣。
蜩螗(tiáo táng)的意思:形容声音嘈杂、喧闹。
凫鹜(fú wù)的意思:比喻人们的行为模仿别人,没有自己的主见。
漠漠(mò mò)的意思:形容景色模糊、朦胧不清。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沙漠(shā mò)的意思:沙漠指干旱贫瘠的荒漠地带,也可比喻人心冷漠、无情。
晚吹(wǎn chuī)的意思:晚上吹风。形容人晚上在室外乘凉、散步。
未易(wèi yì)的意思:指事物未经改变或未经易变,保持原状。
下马(xià mǎ)的意思:从马上下来,表示停下行动或放弃权力。
仙乡(xiān xiāng)的意思:指仙境、仙界,也用来形容美好的家乡或理想中的居住地。
相绝(xiāng jué)的意思:形容关系破裂,彼此不再有联系。
修竹(xiū zhú)的意思:指人品修养高尚,如同修剪整齐的竹子一般。
招提(zhāo tí)的意思:招募、征集
- 注释
- 郊行:郊外行走。
城市:都市。
尘沙漠漠:形容尘土飞扬,一片荒芜。
响树蜩螗:蝉鸣声在树间回响。
陂:池塘边。
修竹:高大的竹子。
招提:寺庙的别称。
仙乡:超脱尘世的仙境。
- 翻译
- 郊游时我避开城市,不愿见到漫天黄沙的尘土。
傍晚的风中,蝉鸣声在树林回荡,水边的野鸭占据着夕阳的余晖。
青翠的山峦远离尘世已久,高高的竹林让人难以忘怀。
下了马,走进寺庙向僧人问候交谈,这才明白尘世之外还有如仙境的地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郊外漫步,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开篇“郊行不欲经城市,厌见尘沙漠漠黄”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喧嚣都市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然景物的向往。这里,“郊行”即是走在郊野的小路上,是一种逃离尘世的行为。“厌见尘沙漠漠黄”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不愿意看到那些让人感觉到烦躁与无聊的尘土飞扬。
接下来的“响树蜩螗凭晚吹,绕陂凫鹜占残阳”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响树蜩螗凭晚吹”,蜩螗在傍晚时分依附于树木间鸣叫,声音清脆而有节奏,这与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谐相呼应。而“绕陂凫鹜占残阳”则描写了水鸟们在田野边缘争夺着夕阳余晖,这些生灵都在尽情享受自然赋予的最后一缕光辉。
诗人随后表达了与世隔绝的愿望:“青山与世久相绝,修竹于人未易忘”。这里,“青山”象征着永恒和宁静,诗人希望能够长久地与这片纯净的自然界保持联系。修竹则是对高洁品格的追求,这种品质在尘世间并不常见,但却深植于诗人的内心。
最后,“下马招提揖僧话,始知尘境有仙乡”两句,则揭示了诗人通过与僧侣的对话,发现了一个超脱尘世的理想之地。这里,“下马招提揖僧话”表明诗人的谦逊和求索,而“始知尘境有仙乡”则是诗人内心的一种顿悟,即便在喧嚣的尘世中,也可能存在着超凡脱俗之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超脱尘世愿望的表达,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宁静的意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除夕,访子野食烧芋,戏作
松风溜溜作春寒,伴我饥肠响夜阑。
牛粪火中烧芋子,山人更吃懒残残。
满江红·其三寿季父七十
安乐窝中,庆华发、苍颜七十。
生处好、十分清瘦,仙风道骨。
自古天教仁者寿,只今人饮贤人德。
更一年、两度腊嘉平,垂弧夕。华堂上,灵椿匹。
兰庭下,孙枝七。望芹翁次第,年超八秩。
欢伯便同分玉髓,河儿不用闰瑶笈。
记醉时、三万六千场,从今日。
西江月慢
烟笼细柳,映粉墙、垂丝轻袅。
正岁稍暖律风和,装点后苑台沼。
见乍开、桃若燕脂染,便须信、江南春早。
又数枝、零乱残花,飘满地、未曾扫。
幸到此、芳菲时渐好。恨间阻、佳期尚杳。
听几声、云里悲鸿,动感怨愁多少。
谩送目、层阁天涯远,甚无人、音书来到。
又只恐、别有深情,盟言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