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兹懒趋走,中颇鲜欣懊。
勿谓人莫知,至宝光自耀。
《赠安潜山改亭》【清·韩梦周】卅载隐茅屋,未识官吏貌。颇闻野人言,威凛霜雪曜。私拟牧牛羊,何用作虎豹。及兹莅皇堂,泥首列稚耄。鞭扑竟时施,气急遂成噪。那无道路口,诅我以为暴。黾勉事抚恤,尔汝相慰劳。立法在惩奸,平人使有告。未获神君名,时凛苍鹰号。循循守往训,居官如学校。以兹懒趋走,中颇鲜欣懊。安有老乳母,乃作倚门笑。皖江春色高,萧寺径相造。问君从何来,百里承恩诏。学至非饥驱,渊明谐特妙。果腹事则已,要有韩才报。爱民即为国,好事在忠孝。勿谓人莫知,至宝光自耀。太史书循良,千里独仰眺。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1067c6870621ca02.html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宝光(bǎo guāng)的意思:指宝贵的光芒或珍贵的光辉。
鞭扑(biān pū)的意思:用鞭子抽打和拍打。
苍鹰(cāng yīng)的意思:比喻勇敢、威武的人。
承恩(chéng ēn)的意思:接受恩惠,承受恩德。
春色(chūn sè)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绚丽。
道路(dào lù)的意思:指人生的道路、行进的方向,也可指事物的发展趋势。
恩诏(ēn zhào)的意思:帝王的恩典和诏书,也指上级对下级的恩赐和命令。
尔汝(ěr rǔ)的意思:尔汝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你们”或“你和我”。它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亲近关系或者相互关心的情感。
抚恤(fǔ xù)的意思:抚慰和安慰,给予安抚和补偿。
官吏(guān lì)的意思:指官员和公务员。
果腹(guǒ fù)的意思:指吃饱肚子,满足饥饿感。
韩才(hán cái)的意思:指具有出色才华的人。
好事(hǎo shì)的意思:指好的事情,有益的行为或积极的结果。
何用(hé yòng)的意思:没有什么用处或者价值。
虎豹(hǔ bào)的意思:指勇猛、凶猛的虎和豹,用来形容人勇猛、凶猛的气概和作风。
皇堂(huáng táng)的意思:指皇室的殿堂,也用来比喻高贵、庄严的场所。
居官(jū guān)的意思:指担任官职,居于官位之上。
饥驱(jī qū)的意思:饥饿驱使,形容因饥饿而被迫采取行动。
立法(lì fǎ)的意思:指通过立法形式制定法律条文,以规范社会行为和管理社会事务。
路口(lù kǒu)的意思:指两条或多条道路交会的地方。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黾勉(mǐn miǎn)的意思:努力奋斗,艰苦努力
泥首(ní shǒu)的意思:形容人的头发凌乱、不整洁的样子。
平人(píng rén)的意思:指平凡的人,普通百姓。
气急(qì jí)的意思:形容因愤怒或心急而显得非常激动或焦躁。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趋走(qū zǒu)的意思:迅速离开或逃跑
人言(rén yán)的意思:指别人的言论、议论。
人使(rén shǐ)的意思:用人做事的人,指使他人去做事。
乳母(rǔ mǔ)的意思:指抚养、教育别人成长的人。
神君(shén jūn)的意思:指神明或神灵。
史书(shǐ shū)的意思:史书指历史记载的书籍,也用来比喻历史的教训、经验或故事。
霜雪(shuāng xuě)的意思:形容严寒冰冻的景象或寒冷的气候。
遂成(suì chéng)的意思:实现、完成
太史(tài shǐ)的意思:太史是指古代官职,负责编纂历史和记录史事。在成语中,太史常常用来形容人的学识渊博、博学多才。
慰劳(wèi láo)的意思:安慰和奖励别人,以表达对他们的关心和赞赏。
为国(wèi guó)的意思:为了国家,为了国家的利益。
无道(wú dào)的意思:指人行为不正、不道德、没有道德准则,做事不公正,没有法律约束。
萧寺(xiāo sì)的意思:形容寂静冷落的场所或地方
学校(xué xiào)的意思:学校是指为学生提供教育和培训的机构。它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地方,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社交技巧的场所。
循循(xún xún)的意思:指言辞有条理、有条不紊,行事有步骤、有条不紊。
循守(xún shǒu)的意思:循守是指坚守原则、不变的态度或行为。表示遵循一贯的原则,不轻易改变。
循良(xún liáng)的意思:循循善诱,引导人向善的行为。
野人(yě rén)的意思:指行为举止粗野、不合群的人。
倚门(yǐ mén)的意思:倚门指倚靠在门上,形容人懒散、无所事事或无所作为。
以为(yǐ wéi)的意思:错误地认为,误以为
隐茅(yǐn máo)的意思:隐居在茅草之中
渊明(yuān míng)的意思:渊博明智,学识深广。
至宝(zhì bǎo)的意思:指非常珍贵、宝贵的东西或人。
忠孝(zhōng xiào)的意思:忠诚和孝顺
这首清代诗人韩梦周的《赠安潜山改亭》描绘了诗人对地方官员安潜山的观察和评价。首四句通过三十年来民间对官吏的畏惧形象,暗示安潜山的威严;接着写到他初履官位时,对待百姓的态度,既有严格执法的一面,也有亲民慰劳的温情。诗人认为,作为官员应公正惩奸,保护平民的权益,而不是滥用权力。
在诗中,诗人以“懒趋走”形容自己因安潜山的治理而减少了许多忧虑,但也表达了对安潜山未能获得“神君”美誉的惋惜,暗喻其还需进一步提升德行。诗人以“渊明谐特妙”赞扬安潜山的淡泊和才能,鼓励他不仅要解决温饱问题,更要像陶渊明那样以才报国,体现爱民为国的忠诚与孝道。
最后,诗人提醒安潜山,尽管他的善政不易为人所知,但真正的美德终将光芒四射,期待太史会记录下他的良好政绩,让后人景仰。整首诗以赞美和激励为主,展现了对清廉有为官员的期待。
闲庭人静听寒砧,一片绿窗深闭。
雨滴芭蕉风撼竹,作出暮秋天气。
橘绿橙黄,鲈肥蟹满,遥忆江乡味。
故人何在,天涯有泪难寄。
回首联袂西园,踏青斗草,曲栏杆同倚。
杜宇声声惊客梦,往事蓦教唤起。
玉笛慵吹,瑶琴罢抚,总是思君意。
寸心千结,问君曾否知未。
碧窗底、渐消残暑,捧诵瑶笺,柔情如许。
人月双圆,箫鸾佳偶,羡仙侣。
蟾宫一阕,赢得个、离情苦。
病绿与愁红,早翻尽、周郎曲谱。凄楚。
倚雕栏十二,拍遍断肠词句。
昙花谢也,是否作、碧城仙主。
争奈向、落叶秋风,消尽了、远山眉妩。
怕掩卷悲吟,满院虫声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