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色侵荒径,潮声过夕墟。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韵 唐 彦 猷 所 题 顾 野 王 祠 与 霍 子 孟 庙 对 宋 /张 元 干 兰 若 黄 门 像 ,相 望 博 陆 居 。衣 冠 尘 亦 暗 ,箫 鼓 祭 全 疏 。草 色 侵 荒 迳 ,潮 声 过 夕 墟 。遗 风 犹 可 想 ,吊 古 一 觞 余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博陆(bó lù)的意思:广泛涉猎学问,博采众长。
吊古(diào gǔ)的意思:吊古指的是怀念古人,对古人的崇敬之情。
兰若(lán rě)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具有高洁的气质。
陆居(lù jū)的意思:指长期居住在陆地上,不离开陆地。
相望(xiāng wàng)的意思:指两个地方相对而立,互相望着对方。
箫鼓(xiāo gǔ)的意思:指音乐声,也用来比喻欢乐的场面。
遗风(yí fēng)的意思:指过去的风尚、习俗、传统等在现在仍然存在或保留下来的痕迹。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犹可(yóu kě)的意思:还可以;尚可
- 注释
- 兰若:指竹林或清幽之地,古代官署名。
黄门:宫廷侍从,此处借指博陆居所的主人。
博陆居:可能指某位贵族或名士的住所。
衣冠:古代士人的服饰,代指士人。
箫鼓:乐器,常用于祭祀或庆典。
夕墟:傍晚的废墟,形容荒凉景象。
遗风:遗留下来的风俗习惯。
吊古:凭吊古人,追思历史。
一觞:一杯酒,古代饮酒的量词。
- 翻译
- 兰花和竹林中的黄门像,遥望着博陆的居所。
华贵的衣冠蒙上尘土,祭祀的箫鼓也显得稀疏。
草木蔓延到荒芜的小径,潮水拍打着夜晚的废墟。
遗留的风俗还能想象,凭吊古人后还剩下一杯酒。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元干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古人遗风的追思与怀念。开篇“兰若黄门像,相望博陆居”两句,通过对比鲜明地描绘出一幅荒废的古祠图景,兰草覆盖、黄土裹挟的神像,映照着诗人与博陆(唐代文学家)的遥相观望,以及那已被时光掩埋的古人居所。
“衣冠尘亦暗,箫鼓祭全疏”两句,则透露出一种沧桑变迁之感。衣冠代表着古人的遗物和精神,而今朝却只剩下尘封的痕迹;箫(一种乐器)与鼓,原本用于祭祀,现在也只能在祭文中寻觅往昔的回声。
“草色侵荒径,潮声过夕墟”两句,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出一片萧瑟与荒凉。 草木长满了曾经有人踪的道路,而潮水的声音穿越着傍晚时分的废墟。
“遗风犹可想,吊古一觞馀”两句,则是诗人心中对过往美好的留恋和追思。尽管时间流逝,一些遗迹还能让人联想到过去,而诗人也只能通过举杯饮酒来寄托自己的哀思。
整首诗通过对古祠的描绘,以及对自然景物与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文化和人物的怀念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壶中天.海陵道中
野芦吹雪,被西风、趱入烟波深处。
隔岸微茫鸦弄暝,团破一川凉雾。
浪挟帆飞,灯摇磷碧,暗洒横塘雨。
篷窗休掩,祫衣新试吴絮。
因念故里天寒,荒桥水长,目断鸳湖路。
甚日归来还一笑,长伴渔汀鸥鹭。
老树萧萧,颓阴黯黯,近市闻人语。
残更数遍,拥衾空赋愁句。
摸鱼儿.秀水汪碧巢先生遗照其裔孙铁宋大令世梅得之西江画肆属为补题依图中原题韵
问鸳湖、万株杨柳,飘零几历寒暑。
沧桑劫后云烟幻,零落扇纨衫纻。谁付与。
是往日、升平选胜高歌处。双双董许。
看指落天花,书翻秘笈,含睇各无语。灵呵护。
楚失依然归楚。神光想像毫楮。
南邦黎献留题遍,谁更抗声钟吕。吟复住。
怅画里、蕉栏竹径难寻取。烽连古戍。
问甚日烟波,重携琴鹤,续访棹歌侣。
百宜娇.茉莉毬
琢玉为花,剪冰成颗,妆罢綵丝穿就。
式仿晶圆,影偷月小,鼻端清芬参透。
奇葩媚夜,恐暗里、春光微漏。
想攒将、碎朵团圞,趁伊含蕊时候。
刚好是、风前浴后。偏懒押瑶簪,学贻琼玖。
配有莲花,答来栀子,故故芳心挑逗。
低悬麝帐,料素艳、今宵生受。
到更阑、酒梦醒初,妙香徐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