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溪上寄大庾何隐君》
《秋日溪上寄大庾何隐君》全文
明 / 欧大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商风陇首木叶江波

桂旆飘云去,兰桡击汰过。

三秋白社九月青萝

丛桂劳招隐王孙若何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社(bái shè)的意思:白白浪费了时间或精力。

击汰(jī tài)的意思:淘汰、排除。

江波(jiāng bō)的意思:指江河的波浪,比喻喧嚣、繁忙的景象。

九月(jiǔ yuè)的意思:九月是农历的第九个月,意味着秋季的开始。在成语中,九月常常表示事物的成熟、收获和转折。

兰桡(lán náo)的意思:形容文采华美的诗文。

陇首(lǒng shǒu)的意思:指在众人中担任首领或领导地位。

木叶(mù yè)的意思:指人的名声或事物的声誉,如同树叶一样轻飘飘,容易被风吹落,形容不牢固、不可靠。

青萝(qīng luó)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繁花似锦。

若何(ruò hé)的意思:如何;怎样

三秋(sā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长短,用于形容等待的时间很长。

商风(shāng fēng)的意思:商业行为的风气或态度

王孙(wáng sūn)的意思:指王子和公子,也用来形容家族显贵的后代。

下江(xià jiāng)的意思:下江指的是从江山之上下来,意为离开高位或权力,退居幕后。

招隐(zhāo yǐn)的意思:招揽隐士的意思,比喻吸引有才能但不愿显露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溪边的景色与情感,充满了深沉的诗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商风吹陇首”,以“商风”点明季节为秋,微凉的秋风拂过山岭,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木叶下江波”则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景象,落叶随波逐流,仿佛是大自然的笔触在江面上轻描淡写,展现出一幅动态的秋景图。

接下来,“桂旆飘云去,兰桡击汰过”两句,将视线从地面转向空中与水面,桂花的旗帜在云间飘荡,兰舟在波浪中划过,动静结合,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桂花与兰舟分别代表高洁与自由,暗示着诗人对高尚品格与逍遥生活的追求。

“三秋寻白社,九月入青萝”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白社通常指隐士居住的地方,青萝则是幽静山林的象征,这两句诗通过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描绘了一幅诗人穿越秋色,深入山林,寻找心灵归宿的画面。

最后,“丛桂劳招隐,王孙意若何”以反问的形式收尾,既是对何隐君的关怀,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丛桂招引隐者,王孙(此处借指何隐君)的意图何在?这一问,不仅深化了主题,也引发了读者对于隐逸生活意义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深情向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欧大任

欧大任
朝代:明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猜你喜欢

潇湘神·其二

邛竹枝。生古祠。丛丛峭壁鹧鸪啼。

朝雨过来还暮雨,不知神女几时归。

(0)

与和仲古心饮酒分韵得诗字

渊明归去时,不作儿女悲。

视世如浮云,出处得所宜。

有酒但欢饮,戚戚欲奚为。

斯人不可见,载歌停云诗。

(0)

忆秦娥·其二春晚遣怀

烧灯毕。凄风楚雨人愁寂。人愁寂。

三分春事,二分抛掷。西园载酒知何日。

南楼遣闷闲凭立。闲凭立。乱山无数,暮云遮讫。

(0)

南乡子·其二莫愁湖

湖上好花株。花好花残总似奴。

夫似沉沉湖底月,虚无。一在萧关一在吴。

愁月月同孤。说与愁花花向隅。

愁月愁花愁欲死,糊涂。是谁题作莫愁湖。

(0)

忆秦娥.春思

东风薄。晓来次第新红落。新红落。

知他何处,任他飘泊。人间谁似多情恶。

些儿放了还担着。还担着。个中悄悄,恁甘抛却。

(0)

添声杨柳枝.游仙

曾伴湘灵碾翠軿。下瑶京。贪看碧杜与红蘅。

会群媖。夜香云软霞衣薄。五铢轻。

三十六陂空水明。晚峰青。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