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埏(bā shā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规模庞大、宏伟壮观。
才自(cái zì)的意思:指才能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形容人才能出众。
乘乾(chéng qián)的意思:利用时机、顺势而为。
迟命(chí mìng)的意思:指命运迟迟不到,形容事情进展缓慢,命运不济。
从正(cóng zhèng)的意思:从正指从正面、正直的角度出发,表示以正义、诚实、公正的态度对待事物。
何由(hé yóu)的意思:何以,从何处。表示不知道或无法确定事物的来源。
金绳(jīn shéng)的意思:指金质的绳子,比喻极为珍贵或难以割舍的情感纽带。
菁莪(jīng é)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纯洁无瑕,清秀美好。
九德(jiǔ dé)的意思:指九种美德,即仁、义、礼、智、信、勇、忍、恕、孝。
立政(lì zhèng)的意思:指立即实行政策,迅速采取措施。
门将(mén jiāng)的意思:指守门的人,也用来形容守门员、看门的人。
翘材(qiáo cái)的意思:指人才出众,超越常人。
求人(qiú rén)的意思:指寻求他人的帮助或援助。
三铨(sān quán)的意思:三铨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三”代表数量,而“铨”指的是权衡、判定。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通过三个方面的权衡和判定,来得出一个准确的结论或决策。
圣学(shèng xué)的意思:圣人的学问或学术,指高尚的学问或学术。
唐虞(táng yú)的意思:指古代中国两个伟大的王朝,唐朝和虞朝,也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朝代的兴盛和繁荣。
望风(wàng fēng)的意思:指在风向上察看敌情,发现敌人的行踪。也比喻在某种情况下负有监视、提醒或保护的责任。
威仪(wēi yí)的意思:指人的威严和仪态。
无双(wú shuāng)的意思:没有对手或者没有可比较的对手,独一无二
吁俊(yù jù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美好、出色、英俊。
玉尺(yù chǐ)的意思:指严格、公正的标准或尺度。
招贤(zhāo xián)的意思:招聘有才能的人
正己(zhèng jǐ)的意思:
端正自己的思想、言行。《礼记·中庸》:“正己而不求於人,则无怨。” 唐 李翱 《答侯高第二书》:“君子正己而须之尔,虽圣人不能取其容焉。” 明 张居正 《与蓟辽督抚书》:“夫省文以期实效,坦怀以合暌贰,正己以振威稜,乃渠今日最切务也。”
指日(zhǐ rì)的意思:表示时间很短暂,即将到来的日子。
- 鉴赏
此诗《赋得取人以身得贤字五言八韵》是清代诗人陈朝新的作品,通过“取人以身得贤”这一主题,表达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刻哲理。
首联“门将开吁俊,馆更辟招贤”,开门见山地提出要广纳人才,扩大招贤的范围,体现了对人才的渴求和重视。接下来,“莫漫求人切,须从正己先”强调了自身修养的重要性,认为在寻求人才时,首先要从自身做起,正直无私,才能吸引并得到真正的人才。
颔联“无双才自裕,帷一学宜专”,进一步阐述了个人才能与专注学习的关系,指出只有在某一领域深入研究,才能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同时,也暗含了对全面发展的肯定,即在多个领域都有所涉猎,也能成为多才多艺之人。
颈联“玉尺何由准,金绳本不偏”,运用比喻手法,以玉尺和金绳象征衡量人才的标准,强调了评价人才应公正无私,不应有偏私。这反映了作者对于选拔人才公平性的坚持。
尾联“望风钦九德,指日定三铨。乐育菁莪什,威仪菉竹篇。分官迟命巽,立政早乘乾。圣学唐虞绍,翘材遍八埏”,表达了对人才的敬仰之情,希望他们能像古代圣贤一样,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同时,也提出了对人才选拔和培养的具体建议,如分官应慎重考虑,立政需早做规划,并且鼓励人才广泛发展,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也在道德品质上追求完善。最后,以“圣学唐虞绍,翘材遍八埏”收尾,寄寓了对人才遍布各地,传承圣贤学问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引申,深刻探讨了人才选拔、培养以及使用的重要性和方法,展现了作者对人才价值的深刻认识和对社会进步的热切期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子乔招游石溪,与诸生会诗,听远道人弹琴,即事遣闷,示子乔
岂不念佳赏,亦复爱群英。
滞晓洒轻雨,溶溶夕还晴。
窈窅深谷中,杂然杯杓倾。
仰盼云木秀,俯听石泉清。
华章灿已陈,疏弦方屡鸣。
顾此足云乐,怅复牵微晴。
一觞虽共酌,尽日神独醒。
方惭尘外侣,何以答诸生?
姑娘塞
马容城东沅溪外,山半孤村堪图画。
兹山中窅翠周遭,白云深处闻犬吠。
疑有幽人卧云中,不与红尘通謦欬。
入境问俗访遗事,山村却号姑娘塞。
从来灵秀钟淑媛,莺闺燕阁流芳在。
西湖之名由西子,若耶溪边流香黛。
明妃生长亦有村,姊归女子嫌丑怪。
更有小姑住青溪,独处无郎蒋候妹。
今之村姑何人斯,父老无传志无载。
始知肇锡多传讹,大孤小孤同附会。
吁嗟女兮竟乌有,丈夫岂为儿女态。
即今此地清且幽,愿与高人筑鹿砦。
闺中芳名不外扬,况兹无稽谬置喙。
古道淳良风尚存,改名易俗诚何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