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蚕,食桑于野。桑少防饥,桑多防泻。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秉烛(bǐng zhú)的意思:手持蜡烛,指代亲自主持或亲自负责。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何为(hé wéi)的意思:指询问某事物的真正含义或定义。
挥泪(huī lèi)的意思:流泪挥手的意思,形容离别时伤感、痛苦。
慨然(kǎi rán)的意思:表示心情激动,情绪高涨,意气风发。
孔怀(kǒng huái)的意思:指心胸宽广,胸怀大度。
来日(lái rì)的意思:将来的某一天,未来的日子
流光(liú guāng)的意思:形容光亮流动、闪烁不定。
虑难(lǜ nán)的意思:担忧困难,忧虑烦恼
亲交(qīn jiāo)的意思:亲近交往,友好相处
人生(rén shēng)的意思:人生犹如一场梦境,转瞬即逝。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万虑(wàn lǜ)的意思:形容忧虑繁多,心事重重。
营营(yíng yíng)的意思:形容事物充满活力、繁忙、忙碌的样子。
照镜(zhào jìng)的意思:照镜意味着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从而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 鉴赏
这首《短歌行》由清代诗人王焜所作,情感深沉,寓意深远。
开篇“亲交莫绝,秉烛莫灭”,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不舍,如同夜深时分,借着烛光与挚友相谈甚欢,不愿轻易结束。接着“来日孔怀,如何易别”,预示着相聚时光的短暂,未来的离别难以避免,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营营百年,万虑难捐”描绘了人生的忙碌与忧虑,百年光阴匆匆,无数烦恼难以放下。紧接着“在乐滋忧,当歌慨然”,在欢乐中也滋生忧愁,即便举杯高歌,内心依然感慨万千,体现了人生的复杂情绪。
“人生如蚕,食桑于野”,以蚕食桑叶比喻人生,形象地说明了生命从生到死的过程。蚕在野外觅食,象征着人的生存环境与条件。接下来“桑少防饥,桑多防泻”,进一步阐述了生命的平衡与节制,过少或过多都会带来问题,强调了适度的重要性。
“茧成自殉,竟何为者?”则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人的一生最终是为了什么?茧成后蚕会自焚,化为飞蛾,这一行为似乎毫无意义。这句诗引人深思,探讨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最后,“我欲终此曲,挥泪不能长”,表达了诗人想要完成这首歌曲的愿望,但泪水却无法止住,流露出了对生命无常和时间流逝的感慨。而“白头莫照镜,照镜悲流光”则告诫人们不要在年老时对着镜子感叹时光流逝,以免徒增悲伤。
整体而言,《短歌行》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友情、时间等主题的独到见解,情感真挚,引人深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