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家不复尔,秋至或忍饥。
口实云自求,曷不观诸颐。
达人(dá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非常擅长、精通的人。
待时(dài shí)的意思:等待时机的到来,不急于行动。
东家(dōng jiɑ)的意思:指招待客人的主人,也泛指提供食宿或工作的人。
端坐(duān zuò)的意思:坐得端正、不动,形容态度庄重、端庄。
口实(kǒu shí)的意思:口实指的是可以作为理由或证据的事实或情况。
偏私(piān sī)的意思:偏袒私利,不公正地偏向个人或特定利益。
秋至(qiū zhì)的意思:秋至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秋天的正式开始,也指事物发展到最高点或最后一步。
所为(suǒ wéi)的意思:所做的事情;行为;举动
田中(tián zhōng)的意思:指人在田间劳作,形容勤劳努力。
天命(tiān mìng)的意思:指个人或事物的命运由天所决定,强调命运的不可抗拒性和无法改变。
无所(wú suǒ)的意思:没有任何地方
养器(yǎng qì)的意思:养育和培养人才,使其成为有用之人。
一得(yī de)的意思:指得到一样东西或一种情况,对自己有利。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方回所作,名为《拟古五首(其一)》。诗中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来表达了诗人的哲学思考。
“达人安天命,养器以待时。”这里的“达人”指的是通达事理之人,他们能够顺应天命,不强求,对自己的内在修养(养器)有耐心等待时机。这样的态度显得豁然开朗。
“匪谓闭其门,端坐无所为。”这两句表明这种达观的人并非封闭自己,他们只是安静地坐在那里,没有特别的作为,但内心却是充实的,这种境界超脱了世俗的忙碌。
“东家田中苗,既种且溉之。”“东家”可能指的是邻居或他人,诗中的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勤劳农耕的画面。东家的农夫不仅播下种子,还细心浇灌(溉),体现了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和期待。
“西家不复尔,秋至或忍饥。”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户人家(西家)。他们没有东家的勤劳和准备,因此到了秋天收获时,他们可能要忍受饥饿的痛苦。这两句强调了勤劳和准备的重要性。
“一得异一失,非天有偏私。”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平衡与公正的宇宙观,即世间万物都遵循一定规律,一种行为或态度会带来相应的结果,而不是因为天命的不公。
“口实云自求,曷不观诸颐。”最后两句通过对比满口之言与实际行动之间的差距,劝勉人们应该反思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诗人似乎在提醒我们,不仅要有美好的愿望,更重要的是要付出相应的努力。
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展现了生活中的对比,以及诗人对于生命、命运以及天道公正性的思考。通过东家与西家的不同遭遇,诗人强调了勤劳和准备对于个人命运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出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学。
叶落天始秋,一气自回薄。
郁蒸变凄厉,衰它独先觉。
行云翳白日,向夕风雨作。
所欣同一溉,流水百道落。
园葵遂会滋,可以供我酌。
白发西邻叟,相过慰漂泊。
贻我酒两鸱,对之中颇怍。
高歌尽君触,从人诮徐邈。
我兄爱石矢弗谖,早岁先开石隐园。
斸遍青山探月窟,铲平碧落蹑云根。
恍疑滇国来玄象,忽讶丹山翔彩鹓。
獬豸触邪谗佞尽,鹰鹯驱雀丑夷吞。
欲开菡萏炫晴日,乍吐奎光映斗垣。
壁立□□观窍妙,天藏浑沌识真元。
雨余苔长滋清□,□□□凝□□□。
□□横□□罨霭,□□□□□□□。
□衙□□□□□,□□前听□□□。
□□□□□□芾,密萝覆地自絪缊。
骚人寻赏停□屐,□□□□驻大轩。
我亦从来耽石癖,苦无慧剑割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