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多更欲临流坐,兴尽真?载月还。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柴关(chái guān)的意思:柴关指的是山间的小路,比喻险要的关口或难以通过的地方。
凤皇(fèng huáng)的意思:指凤凰,比喻君主或者贤明的统治者。
风色(fēng sè)的意思:指风的气势和色彩,比喻景物或事物的气势、情趣或特点。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篱落(lí luò)的意思:指围住庄园、花园等的篱笆。比喻人的生活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不能自由自在地活动。
令节(lìng jié)的意思:指君主下令的节日。也用来形容君主的诏令。
名山(míng shān)的意思:指有名的山峰或山脉,也用来形容有声望、有名望的人或事物。
适野(shì yě)的意思:适应自然环境,生活得自在。
湾湾(wān wān)的意思:形容水面波浪起伏。
晚来(wǎn lái)的意思:迟到、来晚了
小桥(xiǎo qiáo)的意思:小桥通常指小型的桥梁,也用来比喻狭窄的通道或连接两个地方的重要纽带。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九月九日重阳节拜访其弟弟国臣在南庄的庄园时的情景。诗中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凤皇墩下扣柴关”,以“凤皇墩”象征高雅与尊贵,通过“扣柴关”的动作,展现了诗人对这一独特景致的探索与亲近。接着,“篱落黄花手自攀”描绘了诗人亲自采摘篱笆边盛开的菊花,既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暗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适野亦堪酬令节”一句,表达了诗人认为郊游野餐是庆祝重阳佳节的合适方式,体现了节日的欢乐氛围。“避高应不到名山”则暗示了诗人更倾向于亲近自然而非追求名利,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情多更欲临流坐,兴尽真?载月还”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闲适心境和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他愿意在水边静坐,享受月光下的宁静,直到兴致满足才返回。这种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最后,“最喜晚来风色定,小桥回首碧湾湾”描绘了傍晚时分,微风轻拂,诗人站在小桥上回望,只见一片碧绿的湾湾水景,心中满是喜悦与满足。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表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重阳节拜访弟弟庄园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哲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刁景纯知会稽
前有朱翁子,后经王右军。
至今风俗美,自昔诵歌闻。
秦望临丹戟,耶溪漱白云。
只应丝管去,惊动海鸥群。
将进酒
君唐虞兮臣皋夔,将卫霍兮恢边陲。
时文景兮民雍熙,狱无冤人兮野无蒿藜。
玉烛亘天流离以昭兮,其惟百姓日用而不知。
歌鹿鸣与既醉兮,而颂声洋溢乎康逵。
顾吾君之清静躬俭以寂默兮,而犹薄滋味与游嬉。
臣愿得连四海以为席兮,酌北斗而为酒卮。
使五老奉觞上寿以申祝兮,令夫八元夹侍而正仪。
愿圣寿上齐于箕翼兮,其光容充塞于四维。
醉大道与仁义兮,而淳风浃洽于华夷。
期亿万斯年兮,民皆陶陶而化之。
庆君臣之嘉会,陋酆镐与瑶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