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类殊所嗜,物岂慕非伦。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参差(cēn cī)的意思:形容不齐整、不齐全的样子。
刍豢(chú huàn)的意思:指贫贱和富贵之间的差别。
箕毕(jī bì)的意思:形容事物互相配合、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见亲(jiàn qīn)的意思:指亲戚互相见面、亲近、交往。
民食(mín shí)的意思:指百姓的饮食,也表示人民的生活状况。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情欲(qíng yù)的意思:情感无法自控,无法自拔
世上(shì shàng)的意思:指世界上、人间中。表示整个世界、人间。
天真(tiān zhēn)的意思:形容人心地纯洁,不加掩饰,不存心机。
万类(wàn lèi)的意思:形容非常众多或繁杂。
西子(xī zǐ)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鱼鸟(yú niǎo)的意思:形容非常珍贵、稀有的事物或人。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廷陈的《咏怀三十四首》中的第十首,名为“咏怀”。诗中以民食与飞禽走兽的喜好对比,引出万物各有所好,人亦应顺从自然天性的哲理。诗人在描述人间百态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性本质和道德标准的思考。
首句“民食美刍豢,䲭鸢甘臭陈”描绘了人类与飞禽对于食物的不同偏好,暗示了不同生物有着各自适应环境的生存方式。接着,“西子岂不都,鱼鸟不见亲”通过比喻,将美女西施与鱼鸟进行对比,指出即使如西施般美丽的人,在鱼鸟眼中也不见得特别亲近,强调了生物间基于本能的相互关系。
“万类殊所嗜,物岂慕非伦”进一步阐述了万物各有所好,没有一种事物能超越或吸引所有其他事物的本质。随后,“箕毕各有好,况此世上群”将话题转向人类社会,指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追求,正如自然界中的每种生物都有其特定的喜好一样。
“情欲孰为正,参差何可均”提出了一个深奥的问题:在情感与欲望面前,何为正确?它们之间的差异如何衡量?这反映了诗人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洞察。
最后,“黜智任自然,悠悠葆天真”给出了答案:摒弃过度的智慧和人为的约束,顺应自然的本性,保持内心的纯真和平静。这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也是对人们在追求物质与精神满足时应遵循的原则的建议。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体内心世界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和道德价值的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念奴娇.庆朱察推
葱葱佳气,人都道、今日垂弧令旦。
怪得欢声如鼎沸,准拟华堂开宴。
三虎容仪,二乔态度,争捧金杯劝。
瑶池王母,何妨引领仙眷。
况有道骨仙风,灵丹秘诀,钟鼎何心恋。
却笑玉阶轩冕客,难脱功名羁绊。
萧散陶篱,徜徉裴野,风月堪为伴。
拳拳祝颂,寿龄期等龟算。
雨边对菊
一片东篱菊,凄凉风雨边。
花虽黄似旧,发更白于前。
把酒伤今日,登高忆去年。
渊明曾作令,相对亦无钱。
竹石园堂酒边即事
到此须终日,相忘醉不成。
一天惟有月,万籁绝无声。
鱼口萍吞吐,萤光草晦明。
夜阑重秉烛,犹对石棋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