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仁 仲 至 荆 门 宋 /胡 寅 虞 帝 当 年 辟 四 门 ,三 苗 那 更 蠢 迷 昏 。茫 茫 旧 楚 祗 芳 草 ,处 处 朱 楼 空 断 垣 。不 原 耦 耕 招 素 隐 ,要 看 良 耜 接 深 村 。韩 公 守 戒 谁 能 用 ,虎 豹 难 凭 折 柳 樊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虎豹(hǔ bào)的意思:指勇猛、凶猛的虎和豹,用来形容人勇猛、凶猛的气概和作风。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迷昏(mí hūn)的意思:使人迷惑、困扰,无法理解或判断清楚。
难凭(nán píng)的意思:形容证据不足,无法拿出有力的依据来证明事情。
耦耕(ǒu gēng)的意思:指两只牛共同耕作,比喻人们共同努力,共同合作。
三苗(sān miáo)的意思:指同一家族或同一民族中的三个代表人物或三个重要人物。
四门(sì mén)的意思:四个门,指四个方向或四个方面。
素隐(sù yǐn)的意思:指没有世俗的名利之心,不张扬自己的才能和品德。
折柳(zhé liǔ)的意思:指离别时伤感的情绪。
朱楼(zhū lóu)的意思:指华丽、宏伟的建筑物。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寅创作的《和仁仲至荆门》。诗中,作者通过虞帝辟四门的历史典故,暗示了对当时社会秩序混乱的忧虑。"三苗那更蠢迷昏"一句,批评了百姓的愚昧无知,暗指社会治理的失序。接下来,诗人描绘了昔日楚地的荒凉景象,"茫茫旧楚祗芳草,处处朱楼空断垣",表达了对繁华不再、遗迹残存的感慨。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不愿耦耕招素隐,要看良耜接深村",希望看到人们回归淳朴农耕生活,而非沉溺于奢华。然而,他以韩公为例,担忧如韩信般有才能的人如果不能得到正确的引导,也可能导致不良后果,"韩公守戒谁能用,虎豹难凭折柳樊",意味着贤能之人若被误用,将带来严重后果。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风气和个人命运的深深忧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都丞侍郎再和屋字韵诗次韵奉酬
小园五亩依篁竹,中有茆茨数椽屋。
小桥度水既窈窕,侧径穿花仍曲六。
惯看翠碧羽差池,时听黄鹂声断续。
诗成持鼓过雷门,谁信抛砖能引玉。
长篇丽句为藩饰,小草么花蒙著录。
悬知家世以诗鸣,压倒平泉与昌谷。
何司业和屋字诗见诒次韵奉酬
亦好园林富松竹,爱山堂上书连屋。
恨无妙语为题品,空对奇峰有十六。
先生佳句落泉石,杜诗韩笔端能续。
有如妙响发朱弦,恰似清音动寒玉。
须知小圃辱提撕,何异寒门被收录。
从今草木有光辉,盎盎春温入邹谷。
送广漕曾郎中赴阙奏事
绿鬓怀中诏,清秋向上都。
圣图方广大,贤路不崎岖。
会见除清切,宁须复转输。
公如任风宪,抨劾莫踟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