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邦伯(bāng bó)的意思:指国家元首或领导者。
抱病(bào bìng)的意思:指身体不适、生病的状态。
道术(dào shù)的意思:道术指的是道家学说中的修道方法和技巧。在这里,“道”指的是道家哲学中的道,即宇宙的规律和道德的准则,“术”则指的是技艺和方法。
门下(mén xià)的意思:门下指的是一个老师的学生或门徒。
斯人(sī rén)的意思:指某人的品德、才华、风范等超出常人,令人敬佩和仰慕。
无道(wú dào)的意思:指人行为不正、不道德、没有道德准则,做事不公正,没有法律约束。
下生(xià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身份地位下降或者变得贫穷。
忧民(yōu mín)的意思:关心百姓,为民众忧虑。
至诚(zhì chéng)的意思:指极其真诚和诚实,没有任何虚伪的成分。
终古(zhōng gǔ)的意思:终古是一个用于形容时间非常久远或永久不变的词语。
自惭(zì cán)的意思:感到自愧不如
门下生(mén xià shēng)的意思:门下生指的是在某个名师门下学习的学生,也可以泛指受某个人指导学习的学生。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方苞所作的《挽李馀三方伯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表达了对李馀三方伯的深切悼念与敬仰之情。
首句“公既为邦伯”,点明李馀三方伯的身份地位,作为一方之长,治理地方。接着“翻称门下生”一句,意指李馀三方伯虽位居高位,却谦逊地自称是某人的学生,体现了他的谦虚和尊重师长的态度。
“自惭无道术,焉敢正师名。”这两句表达出诗人对自己学识不足的自谦,以及不敢妄称师长的敬畏之心。通过对比自己的无能与对方的高深,凸显了对方的卓越与自己的渺小。
“抱病仍求益,忧民实至诚。”这里描述了李馀三方伯即使身患疾病,仍然渴望学习进步,其心系百姓的至诚之心令人感动。这种不顾个人安危,一心为民的精神,是诗人对其高尚品德的高度赞扬。
最后一句“斯人若弦剪,终古志难平。”以“弦剪”比喻李馀三方伯的志向如同琴弦般坚韧不拔,即使逝去,其志向也难以平息。这不仅是对李馀三方伯个人品质的赞美,也是对其精神永存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馀三方伯生前事迹的简述,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表达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敬仰与怀念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