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眺远浦,众景争自献。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邦宪(bāng xiàn)的意思:指国家的宪法,也可指国家的法律体系。
悲怨(bēi yuàn)的意思:形容极度悲伤、怨恨的心情。
北郭(běi guō)的意思:北郭是一个古代地名,用来比喻远离闹市的宁静之地。
崔嵬(cuī wéi)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非常险峻。
丹丘(dān qiū)的意思:指红色的山丘,也用来比喻喜庆的场合或美好的景色。
倒峡(dǎo xiá)的意思:指山势险峻,峡谷颠倒,形容险峻异常。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郭门(guō mén)的意思:指家门、门户。也用来比喻一个家族或团体的门第、声誉。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欢喜(huān xǐ)的意思:非常高兴、快乐。
几何(jǐ hé)的意思:指形状、图案等相互配合、相互协调。
驾言(jià yán)的意思:指掌握言辞技巧,能够巧妙地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佳宾(jiā bīn)的意思:指贵宾、尊贵的客人。
脚力(jiǎo lì)的意思:指行走时的力量和速度。
抗尘(kàng chén)的意思:抵御尘埃的侵扰,不受世俗诱惑的清净心境。
林樾(lín yuè)的意思:指树木茂盛、林木繁荣的景象。
攀林(pān lín)的意思:攀林指攀爬树木,比喻追求升迁或追求名利地位。
凭栏(píng lán)的意思:倚着栏杆或扶栏。
秋令(qiū lìng)的意思:秋季的时令。
散目(sàn mù)的意思:目光四处散乱、不集中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脱挽(tuō wǎn)的意思:指摆脱困境,解决问题。
休沐(xiū mù)的意思:休息放松,歇息一会儿
英僚(yīng liáo)的意思:指出色的人才或杰出的助手。
猿鹤(yuán hè)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举止像猿猴和鹤鸟一样矫健、灵活。
朱墨(zhū mò)的意思:指书法、绘画的技巧或功力。也用来形容文章或画作的水平和品质。
追攀(zhuī pān)的意思:追求高峰,争取更好的成绩或地位。
纵辔(zòng pèi)的意思:指驾驭马车或骑马时,手握缰绳,使马匹随意驰骋。也用来比喻掌握权柄,任意驰骋,自由自在。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朱熹在立秋之日与友人一同游览三峡,登高望远的场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友情的珍惜。
首句“抗尘几何时”表达了诗人对忙碌官场生活的厌倦,渴望回归自然的心境。接着“猿鹤共悲怨”则以猿鹤的哀鸣象征内心的愁苦,引出下文对山水之美的向往。
“岂知朱墨暇,乃适山水愿”两句转折,诗人意识到在政务之余,能有机会亲近山水,满足了他内心深处的愿望。接下来“兹晨秋令初,休沐谨邦宪”描述了立秋时节,诗人趁着休假的机会,遵守地方规定,与友人一同出游。
“佳宾忽四来,英僚亦三劝”表现了友人的欢聚,气氛热烈。随后“驾言北郭门,谢此旟隼建”写出了他们离开城市,前往郊外的旅程,用“旟隼”象征官职,暗示了诗人对官场束缚的解脱。
“散目山崔嵬,纵辔路脩蔓”描绘了沿途的壮丽景色,诗人尽情欣赏。接着“凭栏快倒峡,跻壑困脱挽”则展现了诗人登山时的豪情与挑战自我精神。
“追攀林樾深,欢喜脚力健”体现了诗人与友人在自然中的互动与乐趣,以及对身体健康的自豪。最后“登高眺远浦,众景争自献”描绘了站在高处俯瞰江面的壮观景象,各种美景竞相展现。
“何必仍丹丘,径欲凌九万”则是诗人对追求更高境界的渴望,表达了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志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访旧七首·其七天宁寺菊
向日冷官爱冷花,秋近城西常驻车。
住僧养菊待客选,载归重九犹含葩。
菜畦豆架纷无数,老我重来选花处。
禅房客断僧亦稀,塔上数铃自相语。
送行旧是长短亭,今歌骊驹不出城。
买花况贵日本种,三贝子园最有名。
光林宏业迭生灭,隋唐金元去如瞥。
于花何有寺一尘,佛告塔铃不可说。